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7-08-05 23:47:1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福利制度被称为“社会减震器”,二战后西方福利国家得到发展。下列图示信息是1971 年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以下对于下图的说明错误的是

[? ]
A.西方发达国家广泛实行福利制度
B.1971年意大利经济在四国中最发达
C.福利制度增加了发达国家的财政支出
D.社会保险是各国福利支出的主要表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面都是资本主义国家国营企业或公司的照片,它反映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同民经济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得出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哪一主要特点

图l 美国国营铁路公司

图2 法国国营铁路公司

图3 日本国营NHK电视台

图4 联邦德国国营铁路
[? ]
A.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大力干预
B.资本主义圉家全面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
C.资本主义国家扩大政府开支,调节社会生产
D.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重视限制私有企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罗斯福新政与以前的资产阶级统治政策相比,最突出的不同点是
A.缓和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B.国家对经济加强了干预
C.遏制了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
D.保留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罗斯福新政是为了尽快摆脱困境,实现经济全面复兴而进行的一次改革,它全面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在金融、工业、农业和社会福利等各个方面大刀阔斧地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新政与以前资产阶级统治政策相比,其显著特点就是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从所给的选项中,A项是资本主义任何时候进行改革的一个共同点;C项社会主义自产生起就受到资本主义的遏制和进攻,这是它们的共同点;D项既是罗斯福新政以前统治政策的中心内容,同时也是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所以也是两种政策的共同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选择B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发展、困境和改革的变化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二?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度)(单位:英镑)?

——(资料?来源:李培锋《英国诊治“福利病”》)?
材料三?(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及其主要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分析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二、三,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政府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扮演了哪些角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措施: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保障措施);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背景:经济危机;贫困(失业)。
(2)积极作用:救济低收入者(缩小贫富差距);保障儿童利益。
(3)原因:挫伤工作积极性(惩勤助懒);福利开支大?(政府不堪重负);经济增长速度降低;贫困人数增加;社会不满。
(4)角色:福利制度的决策者;福利政策的调整者;福利支出的承担者。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0年,美国通过了历史上最高的关税法——霍利?斯摩特关税法。美国政府为提高国内商品价格、增强对外贸易的竞争,美元实际贬值达到41%。?
1931年英国颁布《紧急进口税条例》,对进口货物征税50%。后来又规定:……帝国内部各邦的货物彼此实行优惠税率,形成区域集团贸易圈。?
法国在提高关税的同时,率先在对外贸易中实行大规模进口配额制度。?
——《1929—1933年大萧条与伦敦世界经济会议》
材料二?有些学者将罗斯福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营运,并不总是有利、并不总是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的,这种营运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
材料三?让我们再一次发问:我们已经达到了1933年3月4日那天所梦想的目标了吗?我们已经找到快乐之谷了吗?
但是,我们的民主也正受到考验:在这个国家中,我看到数千万公民——占总人口的重大数目——他们中的大部分此时此刻仍然处于今天所称的生活之必需的最起码的标准之下。
我看到数百万家庭依赖低微的收入生存,以致家庭灾难的阴影日复一日地笼罩着他们。
我看到数百万人们,他们在城市和农村的日常生活仍处在半个世纪前一个所谓的上流社会认为不体面的环境之中。
我看到成百万人得不到教育、娱乐以及改善他们及其子女利益的机会。
我看到数百万人无力购买农产品和工业产品,又因为他们的穷困潦倒而无力工作,不能为其他数百万人生产。
我看到全国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住房破损,衣衫褴褛,营养不良。
——1937年1月20日罗斯福总统连任就职演说
材料四?一位美国经济学家评论罗斯福的“新政”时说:今天,国家正对没有特权的人进行保护,增加国民收入,并把此项收入更公平地分给各类生产者,为了达到这些目的,美国政府不仅承担起保证社会安全的全部工作,而且还要成为工业商业的参加者和创立者。……这个国家昨天还是个不干涉主义,或处于守势的国家,现在,它却从事建设和开办工厂,买卖货物和劳务,储贷货币,开办航运,经营铁路。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面对经济危机各国在国际贸易领域采取了哪些应对的措施?有何共同特点?这些措施对当时世界产生什么影响?(9分)
(2)根据材料二,参照下列答法,对关键词语的含义作出解释。(不得摘抄原文)(4分)
例如:“不应消灭”指保持资本主义。
“经济的营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改进和补充”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3)从材料三的演说词中,你看到30年代美国存在的社会问题是什么?罗斯福采取哪些措施解决这些问题?(10分)
(4)根据材料四分析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发生了什么变化?试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以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改革某一例说明罗斯福新政产生的深远影响。(9分)


参考答案:(1)措施:提高关税;形成区域集团贸易圈;进口配额制度;宣布货币贬值。(4分)
共同特点:采取贸易保护主义。(1分)
影响:①政治上,使国际关系恶化,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
②经济上,国际贸易急剧缩减,各国争相抢夺世界市场。(4分)?
(2)“经济的营运”是指市场经济体制(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改进和补充”是指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4分)
(3)社会问题:美国社会矛盾尖锐,经济危机导致数千万人处于贫困当中。(4分)
解决措施: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缓解失业现象;
保护劳工权利,缓和劳资矛盾;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行失业保障和救济制度,稳定社会。(6分)
(4)变化:由国家不干预到主动干预经济,(2分)
原因:国家不干预经济事务的自由放任原则已不能适应日益严重的经济竞争和经济危机的局面。(2分)
深远影响: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改革产生深远影响;如:日本在战后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政府始终掌握社会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的决策权,形成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5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