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5 23:12:45
1、选择题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此言论属于
A.儒家实行仁政的思想
B.墨家主张节约的思想
C.法家实行法治的思想
D.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解题关键是注意材料中的几个“不”字,原文的大体意思是“不追求贤能,民便不争;不买贵重的货物,民便不因为钱而偷盗;使民没有欲望,民便自安”,这与道家的无为而治相吻合;与儒家、墨家、法家观点不符合。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鲁迅说:“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油松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炮……都摩肩挨背的存在。”这段话主要是说明()
A.中国社会状态混乱
B.中国引进了太多的外来东西
C.中国的现代化程度高
D.中国近代社会变化快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董仲舒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这种思想
①使天文学受到统治者重视 ②在理论上有助于仁政推行
③属于没有价值的封建迷信 ④指出要实行政治的大一统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题干反映的内容是天人感应的思想。这有利于对君主的权利滥用有一定的作用,也会重视天文学,所以A 正确;③表述错误;④大一统思想题干没有体现。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24分)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你会选择哪些资料作为研究孔子的史料,并说明理由。(6分)
材料二 1916年秋,康有为请政府于宪法中定孔教为国教。陈独秀连加痛驳,谓孔教与帝制有不可分的因缘,孔子提倡的道德礼教为封建时代的道德礼教,他的伦理学说与共和立宪政体相违。此后,李大钊、吴虞等人也对礼教进行了大力批判,胡适还提出了“打孔家店”的口号。
——据郭延以《近代中国史纲》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对待孔学的态度(2分),概述陈独秀等人批判“孔教”的历史背景。(8分)
材料三 怎样对待本国历史?怎样对待本国传统文化?这是任何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必须解决好的问题。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一贯重视学习和总结历史,一贯重视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我国传统思想文化根源在社会生活本身,是人们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古代思想文化对今人仍然具有很深刻的影响。我们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对有益的东西、好的东西予以继承和发扬,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加以抵御和克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能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
——2014年10月《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3)根据材料三对待传统文化的原则,举例说明当前我们应如何对待儒家文化?(8分)
参考答案:(1)资料:甲、乙。(2分)
理由:资料甲、乙出自儒家经典,属于原始史料或“第一手资料”, 可信度高。
资料丙属影视文艺作品,有艺术夸张成分,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历史。(4分)
(2)态度:革新、改造和利用。(2分,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背景:政治: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对内独裁专制,妄图复辟帝制,对外出卖国家利益,列强加紧侵略中国,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短暂春天),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思想:①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②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每点2分,共8分)
(3)①继承和发扬:“和为贵”和“君子和而不同”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儒家的大一统意识,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儒家的入世说,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勤政爱民和任用贤才的主张、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合理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主张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等。(分两类原则说明2分,说明每点2分但不超过4分。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②抵御和克服: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等级思想;“三纲”的道德戒律,宣扬封建礼教,“存天理,灭人欲”扼杀人性;等等。(共2分)
本题解析:(1)第一手资料(firsthand data)也叫原始资料 .第一手资料是指自己直接经过搜集整理和直接经验所得。 第一手资料指:文献资料(指原创的)和实物资料、口述资料。 第一手资料就是持资料的人是最先接触该资料的,而且具有高度保密性。 第一手资料具有实证性、生动性和可读性的优点。 第一手资料的特点是证据直接,准确性、科学性强。应该选择资料甲、乙作为研究孔子的史料。资料甲、乙出自儒家经典,属于原始史料或“第一手资料”, 可信度高。资料丙属影视文艺作品,有艺术夸张成分,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历史。
(2)康有为利用孔子的地位宣传西方的政治制度,他还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说孔子假托古圣先王尧、舜、禹的言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这样,康有为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因此康有为对待孔学的态度是革新、改造和利用。“1916年秋,康有为请政府于宪法中定孔教为国教”。 陈独秀等人批判“孔教”的历史背景,要结合1916年的时代特点,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角度分析。政治上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对内独裁专制,妄图复辟帝制,对外出卖国家利益,列强加紧侵略中国,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迎来了短暂春天,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谓孔教与帝制有不可分的因缘”,”他的伦理学说与共和立宪政体相违”.思想上辛亥革命之后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②1916年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3)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怎样对待本国历史?怎样对待本国传统文化?”“一贯重视学习和总结历史,一贯重视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能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概括材料可知,要继承和发扬优良文化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举例可以从儒家的和谐、仁政、大一统、教育、民本等积极思想出发进行阐述。消极方面要注意结合董仲舒、朱熹以来,神化皇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等级思想,“三纲”的道德戒律,宣扬封建礼教,“存天理,灭人欲”扼杀人性等,不符合民主共和时代潮流的,都要抛弃。
2分)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孔子;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康有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