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明治维新》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8-05 23:06:5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嘉永年间美国人跨海而来,仿佛在我国人民的心头燃起了一把烈火,这把烈火一经燃烧起来便永不熄灭。
——[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
材料二 日本新领导人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的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文明开化过程中的过火行为,使得日本的传统文化面临崩溃,甚至有人提出日本人应该改说英语,与西洋人通婚,以改良日本人种。
——《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美国人跨海而来”指什么事件?“这把烈火”的含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新领导人”是如何“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指出日本在文明开化中存在的问题。你认为应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美国通过黑船事件打开日本门户。日本民族强烈要求学习西方文明,摆脱落后境况;强烈反对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
(2)废藩置县,结束了日本长期以来的封建割据局面,为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奠定了基础,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文明开化,提倡资本主义文明;建立新式军队,实现富国强兵。
(3)抛弃民族传统,盲目西化。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必须结合国情有选择地学习,不能盲目照搬。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基于“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财产之多寡”的认识,明治政府开始(?)
A.实行地税改革
B.开化社会文明
C.引进欧美科技
D.鼓励工商贸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日本明治维新措施的理解和阅读材料的能力。明治政府实行富民强国的主要措施就是鼓励发展工商业。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选修一明治维新的具体内容,在经济上“殖产兴业”,鼓励发展工商业和贸易。材料并不是新材料,学生在日常的练习中多次使用过这一材料。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条款有利于欧美吾家约吏竹工业品大量倾销日本的是
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议定关税制度
D.建立租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议定关税制度使日本丧失了关税自主权,便利、了外国廉介工业品的输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是19世纪中日两国应对各自民族危机,进行的救亡图存运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日本明治政府曾以公历取代农历,元旦代替春节,改革服饰、发式和饮食习惯等。一开始,“欧化”铺天盖地。但是,这样的“欧化”很快被“日本化”回潮所压倒,尤其是思想界。……被称为日本“资本主义之父”的涩泽荣一,则从《论语》里寻找儒家伦理与资本主义的结合点,提出了著名的“论语加算盘”即“道德经济合一”论,这种社会大转型过程中的文明与文化“离异”与“回归”现象,在东亚具有普遍性。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是中国知识分子中的开明分子,面对世界性的现代化潮流和民族危亡而采取了防卫性的、自觉地现代化变革尝试。他们从西方政治学和西方政治制度的角度,力图对中国的政治制度进行变革。……无论如何,戊戌变法为近代中国早期现代化拉开了序幕,这是它在中国历史上应有的地位,不能因其结果的失败而抹杀。
——周嫦妮《现代化视野中的戊戌变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日本明治维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明治维新“欧化”的主要措施。(5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法在文化上进行了哪些“现代化变革尝试”。(3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2分)


参考答案:
(1)特点:“欧化”和“日本化”相结合;儒家伦理与资本主义相结合。(2分)
措施:“欧化”: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引进西方民主政体,建立宪政体制;推行文明开化政策,建立近代教育体制。(3分)
(2)历史影响:拉开了近代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序幕。(1分)
尝试:废八股、改革科举制度;创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选派留学生等。(2分,写出2点即可)
(3)共同之处:向西方学习;促进本国近代化。(2分)


本题解析:
(1)日本明治维新的特点依据材料一逐句概括。据省略号将材料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体现出“欧化”和“日本化”相结合,后半部分体现出儒家伦理与资本主义相结合的特点。日本的“欧化”是多方面的,注意多角度作答。政治上,引进西方民主政体,建立宪政体制;经济上,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文化是,推行文明开化政策,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2)材料二突出反映了戊戌变法引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影响。回答第二小问,注意“文化”的角度限定,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回答文化教育方面的措施,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改试策论;创办京师大学堂等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等。
(3)本小题是全题的总结,注意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注意答案从具体到一般,高度概括。作为近代后起国家,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源于民族危机的刺激,都通过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政治、经济、教育等,来促进本国的近代化。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从促进近代化进程的角度看,维新变法运动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
A.确立了维新变法思想的主导地位
B.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形成发展
C.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D.有助于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的结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近代化主要指经济领域内的工业化、城市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文化领域的科学化、理性化,对比近代化概念,C项最佳。A项错误,维新变法最终失败,主导地位很快的失去;C项错误,维新变法主张实行君主立宪而不是民主共和;D项错误,儒家思想并不代表未来发展的趋势。
点评:维新派为了进行变法运动,进行了广泛地思想宣传。维新变法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实行议会政治。希望通过改良可以实现富强,也希望可以避免革命保留清朝统治。但是维新变法思想因为不符合中国的国情而失败,不过维新思想的传播却起到了第一次思想启蒙的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