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维新思想》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7-08-05 22:52:4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战国时期为各国变法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的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针对维新派的变法指出:“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这反映出维新变法中存在的问题是
A.变法理论有偏激之处,内部意见出现分歧
B.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树敌太多
C.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阶级局限性
D.变法过程中急于求成,变法内容上贪大求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强学会成立后不久,两江总督张之洞等人相继加入,这说明
[? ]
A.强学会为研究儒学的团体
B.张之洞等人与顽固派决裂
C.各省督抚赞成维新变法
D.维新变法运动影响扩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
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这一现象主要反映出( )
A.戊戌变法得到全国各阶层热烈响应 
B.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强烈愿望
C.君主专制统治已经不得人心
D.统治者的决策有了大量的依据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生易错选A。原因是:不能正确把握改革的性质、实质和时代特征,误认为“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指的是“戊戌变法得到全国各阶层热烈响应”。
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其主观目的之一是为民族资产阶级参政入政开辟道路。根据改革的性质和时代特征,为变法而“争求上书”在当时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准确把握历史事件或现象的性质、实质、目的,并掌握时代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中说“前之谭嗣同,今之陈独秀,其仁者魄力雄大,诚非今日俗学所可比。”下面能够证明谭嗣同“魄力雄大”的著作是

A? B? C? D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