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5 22:50:15
1、判断题 下图反映的是某一时期各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比例的情况。据图中数据判断,当时苏联正处于
A.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B.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
C.第三个五年计划实施时
D.苏德战争爆发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图片中的饼状图可以看出,各国工业总产值中,美国世界第一,苏联世界第二,据此推断这时苏联工业总产值居世界第二,应该是在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的表现,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刊登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吗?”“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由此推断,该时期是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目前在世界各交战国中,俄国是最自由的国家),另一方面没有用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
“目前俄国革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性和组织性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层手中。”
——列宁《四月提纲》:
请回答:
(1)《四月提纲》是列宁在什么时候发表的演说?
(2)列宁在演说中说的“这个资本家政府”,“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是指的当时的什么政府机关?
(3)列宁说的俄国革命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各指什么性质的革命?
(4)“最自由的国家”情况后来有了什么变化?为此,布尔什维克党作出了什么重大决定?
参考答案:
①1917年4月发表的。
②指的是二月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③俄国革命的第一阶段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第二阶段是社会主义革命。
④临时政府继续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并镇压工人、士兵示威游行,造成流血事件。为此,布尔什维克作出了武装起义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决定。
本题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学生从提供的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对《四月提纲》发表的时间、背景、内容、作用等知识全面准确地掌握,然后根据答题要求,从材料、教材中提取有效信息作答;解答此类试题,要求熟读材料,并对教材、材料知识加以合理运用。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事件与二月革命的性质相同的有?
①太平天国运动?②戊戌变法?③辛亥革命?④五四运动
A.①②⑧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月革命与中国革命事件的性质比较。解题关键首先要明白二月革命的性质,它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中国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革命运动;戊戌变法不是革命运动,而是改良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选项为D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32分) 阅读材料。
材料一:“圈地运动”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既提供了大批廉价的劳动力,又提供了资本,实现了农业生产者同生产资料土地的分离,是一场土地制度的大变革,即用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代替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村的封建剥削关系转变为农业资本家对农业工人的雇佣剥削,促进了英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农业机器的应用和推广创造了条件。
——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
依据材料一归纳英国圈地运动对经济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6分)
材料二:全盘集体化运动使城市居民的粮食供应和工业原材料的供应得到一定保障。还为工业发展提供了相当数量的资金和劳动力。但强制性的政策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进而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影响农业生产总量,并减少可能向工业部门转移的“剩余”价值和市场份额。?——钱乘旦、杨豫《世界现代化进程》
苏联开始实行“全盘集体化运动”的标志是什么?(2分)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它为工业化作出了哪些贡献?(3分)及带来了哪些严重问题?(2分)
材料三:随着工业建设和城镇、工矿区的发展,城镇人口的迅速增加,国家对商品粮和工业原料的需要急剧增加。然而,分散的落后的小农业经济束缚落后的生产力的发展,难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粮食的问题特别严重。由于中国工业化战略启动时人均国民收入只有约60美元,在这种低水平状况下,只有选择农业养工业的工业化道路。
——孙代尧《20世纪50年代中国工业化背景分析》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选择农业养工业的工业化道路”的原因。(8分)
材料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政策在国民经济政策中的定位发生了变化,较以往显著区别有:一是把发展农业生产的具体政策措施与工业化脱钩,从产业结构发展层面考虑,要求工农业协调发展。二是改革前侧重讲农业对工业的支援,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强调工业对农业的支援。
——《中国共产党对工农业发展关系的认识》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实行了哪些改革?(3分)效果如何?(4分)依据材料四指出我国的农业政策在国民经济政策中的定位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综合上述问题,对你有何启示?(2分)
参考答案:
(1)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代替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有利于农业机器的应用和推广,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资本原始积累,提供了大批廉价的劳动力,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6分)
(2) 标志: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确立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贡献:供应粮食和原材料以及提供资本和劳动力;问题: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影响农业生产总量;影响农业对工业持续的市场和资本支持。(7分)
(3) 商品粮和工业原料的需要量急剧增加;小农业经济束缚生产力发展;工业化资本积累不足;苏联的集体化经验。(8分)
(4) 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3分)效果: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工业化进程。(4分)变化:强调工农业协调发展和工业对农业的支援。(2分)
(5) 工农业协调发展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表现和条件。(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