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大众传媒的发展》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8-05 22:46:3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表为民国时期各类报纸的部分纪事,根据该纪事不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近代科技的进步,为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B.民国时期的报纸报道都客观公允
C.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直接摧残了中国的新闻事业
D.民国时期的各类报纸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表格,《申报》1918年该报安装美国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报三万余份,说明近代科技的进步,为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民国时期的报纸报道都客观公允,说法欠缺根据,B说法错误。《新民日报》在民国27年,社址所在的县城沦陷,不得不宣布停刊,说明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直接摧残了中国的新闻事业。D说法符合史料研究方法。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95——1898年间创办的中文报刊统计表中国人自办报刊

*1898年9月21日以后,清政府取缔报馆,捉拿主笔,已不再允许民间自办报刊。
——姚福申《中国编辑史》
材料二《:福报》的宗旨是“欲以开风气,广见闻,速变通,强国势”……《广仁报》的内容有论著、时事新闻、地方要闻、中西译述、杂谈等。论著多以外患日急,非变法维新不能挽救为中心问题,意在唤起国人发愤图强,开通风气。
——汤志钧《戊戌变法史》
材料三:中国近代的办报活动,如果从1815年创办《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算起,最初的六十年,没有一份报纸或期刊是由中国人创办或主持的。……从1874年到1895年的二十年间,中国人自办的报刊总共只有十种……除了香港地区清政府鞭长莫及外,其他地方中国人自办的报刊在专制政权的压制下,寿命都很短暂。……1895年堂堂中华帝国在甲午战争中竞败于东洋“岛夷”之手,这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刺激太大了,他们在各地组织学会,采取办报刊、设学堂等办法鼓吹“变法图强”。
——姚福申《中国编辑史》
材料四: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报刊业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报纸的总数从1978年的186家发展到2000年的2007家,日报的读者超过10%。刊物的种类也急剧增加,由1978年的930种增加到2000年的8725种,刊物的封面和内容异彩纷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2(必修)·第四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师用书》
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一、二、三,概述19世纪末中国办报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前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中国办报的特点的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四中中国的报刊业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比前三则材料,你得出什么样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特点:中国人自办的报刊日益成为中国报业的主体;但寿命大多很短;报刊多以宣传维新变法为主要内容。
(2)成因: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维新派把创办报刊作为宣传变法思想的主要手段;外国人在华办报客观上提供了借鉴;维新变法失败后,报业遭受重创。
(3)主要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确立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
认识:只有新中国的建立和改革开放,才能实现报刊业的独立与繁荣发展。(言之有理皆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下面是《1895—1898年间创办的中文报刊统计表》。该表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有?


①中国人自办的报刊日益成为中国报业的绝对主体
②甲午战争后,维新变法运动兴起时期,中国人办的报刊出现高潮
③辛亥革命的胜利及清朝政权的垮台,报刊业空前繁荣
④中国近代文化事业的发展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新中国第一家电视台是:
[? ]
A、中央电视台
B、北京电视台
C、上海电视台
D、广州电视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故宫博物院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大型电视纪录片《故宫》。该片从建筑艺术、功能使用、馆藏文物和皇宫到博物院的历史转变等四个方面全面展示故宫的建筑、文物和历史,引起了观众的热烈反响。这反映了电视艺术
①对艺术品的“真实”复制和“原貌”展示,使艺术品走下圣殿 
②普通人有了欣赏艺术珍品的机会 
③普通大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扩大了视野 
④艺术借助电视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最广泛意义上的传播
[? ]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