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31 16:01:44
1、判断题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董仲舒的理论有利于?
[? ]
A.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
B.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做到“三纲五常”
D.“春秋大一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
——《二程集》第三册《周易程氏传》
——李贽《焚书》
——李贽《藏书》
参考答案:(1)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大一统。适应国家统一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2)主张:“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或写宣扬封建纲常、封建道德规范)。目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合理性。
(3)强调人的正当私欲,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3)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学术上,主张经世致用。
(4)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趋时更新。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所提到的历史现象或事件中,李贽会持反对意见的应该是( )
A.花木兰替父从军
B.梁祝化蝶相随
C.商鞅变法
D.神化孔子和儒家思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李贽”、“持反对意见”等,结合所学知识,李贽是明末清初反正统意识第一人,反对儒家的封建纲常伦理,反对儒学的正统地位。分析、判断选项,不难直接判断得出D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其余ABC三项的表述均属于“反正统”范畴,不符合题意。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的思想·反对儒学的正统地位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哪一组是对顾炎武的主张及历史作用的正确解读
①反对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 ②“以分权于下”实现对中央的制衡
③削弱了清初君主专制的统治 ④推动了西方国家的启蒙和革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察顾炎武的思想主张。提取材料信息:反映了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现象,"以天下之权""县之人民皆其子姓"说明君主权利加强,地方官员由中央任免,说明②正确,。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具有鲜明的反对君主专制特色。故①正确。③④说法错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只是著书立说,并未削弱君主专制的统治,也未影响到西方的启蒙运动。
考点:明清思想批判
点评:明清时期,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下,出现了一股要求个性发展、反对宋明理学为主要内容的新的思想。主要代表人物有明代的李贽、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等。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顾炎武的主张:反对宋明理学、主张经世致用。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诸子百家中,崇尚自然,主张追求精神自由的是:
A.庄子
B.荀子
C.墨子
D.韩非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庄子的思想较为复杂:在政治上,他激烈而深刻地抨击统治阶级,赞同老子的“无为而治”,主张摈弃一切社会制度和文化知识;在思想意识上,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思想;在生活态度上,他顺应自然,追求绝对的自由。庄子一生隐默无闻,却著述甚丰,作为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中国哲学史、文学史以及各艺术领域都有极大的影响。老、庄与孔、孟共同构成了国民精神的源头。因此选A。
考点:诸子百家
点评:注意主干知识即孔子、孟子、荀子的儒家思想;老子、庄子的道家思想;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墨子的墨家思想;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