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7-31 15:59:5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在中国戏曲舞台上,有一幅对联写到:“三五步千山万水,六七人百万雄兵”。这是戏曲表演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体现了戏曲表演的
[? ]
A.真实性
B.通俗性
C.虚拟性
D.优美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元代堪称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元杂剧更是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后人评价曰:“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由此可见其艺术风格是
[? ]
A.?以自然本色为主流?
B.?民主思想闪现其间
C.?浪漫主义色彩浓厚?
D.?豪迈奔放婉丽飘逸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京剧是融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被誉为中国的“国剧”。下列对其艺术特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京剧集古代戏曲艺术大成,发展出一套近乎完美的艺术程式
B.表演艺术以说、学、逗、唱为手段
C.用铜锣和京胡、二胡、笛子等管弦控制节奏、渲染气氛
D.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京剧是以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表演手段,故B答案错误,其它三项表述都正确,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我们经常会听到讲自己或某个人是跑跑龙套的。“龙套”在早期京剧中指的是
A.一种角色
B.京剧的一支小流派
C.一种唱腔
D.一批给人化装或后台服务的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套演员是由四个人组成一个单位(称为堂),一般舞台上多用一堂或两堂,扮演剧中的侍从或兵卒,负责助威呐喊或烘托声势,用以表示人马众多,是一种以少见多的表演形式。之所以会称“龙套”,是因为戏服上往往绣有龙纹。龙套演员必须要熟悉自己在舞台上的站位,以及各种常用的固定队形变化,另外也须熟悉各种齐唱的曲牌。由于龙套的功用主要是为了陪衬主角或应故事发展之用,因此如果替人帮衬、打杂或跑腿,做些无关紧要的工作或扮演无足轻重的角色时,一般便称为“跑龙套”。因此选A。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圆明园内曾经有楹联:“尧舜生,汤武净,桓文丑旦,古今来几多角色;日月灯,云霞彩,风雷鼓板,宇宙间一大戏台。”与此相关的是
A.唐朝传奇
B.宋代话本
C.明朝昆曲
D.清朝京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注意尧舜生中的“生”,汤武净中的“净”,桓文丑旦中的“丑”和“旦”,再联系题干中“角色”、 “一大戏台”等可判断这幅楹联描述的是一种戏剧,即京剧,只有京剧中有“生、旦、净、丑”等角色划分,答案为D。
点评:此题较简单,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同时学生要掌握一定的关于戏曲发展的基础知识。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