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31 15:55:26
1、判断题 有人评论一种经济现象,认为它有“能节制生产,毋使有羡不足”的优点,又有“独占一业,莫之与竞,则生产技术之改良进步将中止”的缺点。这种经济现象开始盛行是在( )
A.18世纪末的英国
B.19世纪末的美国
C.20世纪20年代的苏联
D.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
2、判断题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 I,1533~1603)曾经同意英格兰海船掠夺加勒比海和中南美洲沿岸城市,引起敌方报复,由此在英吉利海峡发生了一场举世瞩目、激烈壮观的大海战。英国船只攻击的主要对象是哪个国家( )
A.葡萄牙
B.法国
C.西班牙
D.荷兰
3、判断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世界连成一个整体,其原因是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
③新型交通工具的发明应用?④国际贸易的扩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③④
4、判断题 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资本主义是社会的进步,这主要指
A.它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它提高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能力
C.它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D.它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5、判断题 中国经济融人世界市场,由被动到主动,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就以澳门——果阿(印度地名)——里斯本的贸易而论……从澳门运往果阿,其中数量最大的是生丝,1580——1590年从澳门运往果阿的生丝为3000担,价值白银24万两,利润达36万两……从果阿运回澳门的商品……以白银为大宗。这些白银是墨西哥和秘鲁出产的。
——樊树志《国史概要》
(1)材料一中的“丝、银贸易”反映了世界经济的什么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松江)纺织不止村落,虽城中亦然……里媪(年老的妇女)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间歇。
——《华亭县志·风俗》
材料三 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
——包世臣《安昊四种》
(2)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经济领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成为最流行的口号……对那些富裕的居民来说,中国入世的好处随处可见:进口的奔驰更加便宜,沃尔玛的商品更加丰富……但也并非都是赢家,农产品进口关税减低,许多农民的生计变得艰难……
(3)为实现“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中国进行了怎样的努力?据材料四,概括人世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