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7-07-31 15:49:3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在庆祝十月革命胜利40周年时,赫鲁晓夫提出15年内在人均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1961年他又声称苏联将在“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包括
[? ]
A.赫鲁晓夫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
B.在经济建设上急于冒进
C.提出的目标不切合实际
D.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2、判断题  苏联的工业化和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
A.以农业集体化为前提
B.输入机器和设备为主
C.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D.优先发展重工业



3、判断题  根据下列材料和学过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苏联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由农业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在经济体制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地计划经济,建立相对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的经济体系。
材料二:但这种模式也存在严重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特别是这种高度集中地计划体制后来因没有进行有效地改革而日益僵化,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材料三:从美国爆发的危机,迅速扩展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演变为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经济衰退或萧条。这场危机持续时间也相当长。直到1933年,美国等国才陆续走出危机阴影。危机的破坏性特别巨大,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资本主义世界笼罩在空前绝望的情绪中,甚至有人哀叹:“世界末日已经来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三概括这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有什么特点?首先发生在哪一个国家?罗斯福总统采用怎样的模式来应对经济危机?
(2)根据材料一、二苏联的斯大林模式有何特点?你认为斯大林模式有什么弊端?
(3)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对此,苏联有那三位领导人先后进行了改革?



4、判断题  马克思曾预言社会主义革命应该首先在欧洲比较发达的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但十月革命却发生在比较落后的俄国,对此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马克思对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预言是错误的
B.俄国十月革命是偶发现象,不能印证马克思主义理论
C.科学的理论是要与实践结合而得到不断发展
D.十月革命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5、判断题  黄安年教授曾评价俄国十月革命后一次经济体制改革:它“冲击了旧有模式,具有开创性,兼有成功和挫折、经验和教训、创新和夭折”;“我们既不能把它看成是修正主义的异端,也不应视为划时代的创举”。下列哪一项符合上述评价?
[? ]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 ?
C.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改革?
D.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