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7-07-31 15:41:2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对下表《1921——1937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年均增长速度(%)》解读最准确的是

[? ]
A.危机前生产年均增长速度越快的国家危机后增长得越慢
B.受大危机影响的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恢复程度不同
C.日本经济没有受到大危机的影响一直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
D.罗斯福新政在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还未显出成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79年5月,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保守党采取货币主义政策,在英国进行经济改革。其主要措施是
①国有企业私有化? ②削减社会福利以减少财政赤字
③加强对经济的管理和控制 ④用财政和货币政策来调整经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首先开始于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准确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图是1933年刊登在《华盛顿星报》上的一幅漫画,用以宣传当时美国政府的某项措施。下列对该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①该措施是工业复兴法②当时劳资关系得到缓和
③漫画反映该做法加强了社会保障④美国人民团结一致消除了危机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1933年,可以得出考察的是罗斯福新政内容,“NRA”即“全国复兴管理局”,目的是恢复工业,①正确;政府要协调好“雇主”和“雇工”之间关系,即调整好劳动者和资本家之家关系,故②正确;社会保障体系没有体现,③排除;罗斯福新政给予工人很多权利,遭到一些资本家的批判和反对,故④ 排除,正确答案为A。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的危机(简称次贷危机)引发了关周和全球范围的一次金融危机。这次危机造成的股市恐慌和损失是约80年前那次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仅10月前7个交易旧,道琼斯39种工业股票指数累计跌幅均超过21%,全美股票市值蒸发2.5万亿美元,堪比上一次大恐慌的状况。“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像上一次大恐慌一样,发端于世界金融体系中心——美国的金融危机很快向其他国家蔓延,变成了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国也不可能独善其身。
材料二1932年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此刻最应该说的是真话,完全坦白而大胆的真话。我们必须退却,要诚实地面对我们国家所遇到的形势。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因此,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即我们唯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我将向国会要求应付紧急状况的最后手段,这就是对紧急状况作战的广泛的行政权力,像我们真正遭遇外敌入侵时所赋予我的权力一样大”。
材料三在罗斯福新政问题上,就不乏这样的“修正主义者”……他们认为,大萧条原本只是经济周期中的一个波谷,美国很多经济周期中的波谷,比如l894年及l921年的经济萧条,都可以通过市场的调节能力自我修复,大萧条之所以十多年阴魂不散,恰恰是因为政府在帮倒忙。
这些不和谐的声音经久不绝,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高失业率和私人投资率的萎缩方面,新政收效甚微。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再分配式的、保护主艾的、政府主导型的政策虽然经济上往往不大成功,但政治上却颇受欢迎。相比之下,市场主导的自由经济中,不但行动主体分散,受益者也往往间接、分散、长期,因此政治动力也弱。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约80年前那次大萧条”是指哪一次经济危机。两次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何不同?为什么两次大危机都出现“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现象? .
(2)结合材料二,分析罗斯福认为当前最严峻的问题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罗斯福为此做了哪些努力。(^4分)罗斯福新政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3)结合材料三说明“修正主义者”解决危机的主张是什么?他们有何依据?
(4)结合材料谈一谈这对中国应对此次危机有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
(1)危机: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2分)不同:前者因生产的过剩引发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出现了大萧条;(2分)后者因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风暴,导致世界经济的衰退。(2分)原因:美国是世界金融体系中心;(2分)世界市场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密切。(2分)
(2>问题:政府诚信危机、严重的社会恐慌和信心危机。(2分)努力:整顿财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共4分,每点l分)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美国经济的恢复发展;(2分)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2分)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2分)
(3)主张:通过市场的调节能力自我修复。(2分)依据:在高失业率和私人投资率的萎缩方面,新政收效甚微。(2分)
(4)启示:适时公开政府信息,提振社会信心,避免社会恐慌;把宏观调控和市场的调节有机结合起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增加就业机会;扩大内需,加大投资,刺激消费。(共6分,每点2分),


本题解析:
本题以2008年世界性金融危机为切入点,隐性考查人类是如何克服危机的,侧重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与概括能力。第(1)问提取材料有效信息,联系课本知识即可回答;第(2)问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影响,注意用概括性的语言回答;第(3)问分析材料,注意与罗斯福新政进行对比分析;第(4)问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利弊,从正反两个方面作答。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