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七)

时间:2017-07-31 15:32:2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关于京剧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乾隆年间京剧正式形成
B.京剧的形成博采我国北方各地戏曲之长
C.京剧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戏曲的成熟
D.它的形成和发展与统治者的推动有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联系史实可知,A.乾隆年间京剧正式形成,说法错误应是在道光年间形成;B.京剧的形成博采我国北方各地戏曲之长,这一说法是错误的,京剧主要是徽剧与北京的地方剧融合而成;C.京剧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戏曲的成熟,说法错误,昆曲的出现标志着古代戏曲成熟。故此题应选D项
点评:京剧的形成过程:
①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
②道光年间,湖北汉剧艺人进京参加徽班演出,形成了“徽汉合流”局面。
③道光二十年至咸丰十年(1840年~1860年)间,经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了京剧。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广东汕头市金山中学2009届高三11月月考27题)(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半坡等遗址的陶文)?(商代甲骨文)
材料二
?
北宋·李成:晴峦萧寺图?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材料三?马致远的元散曲《天净沙·秋思》写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中的什么现象?有何意义?(3分)
(2)透过材料二,你获得了哪些有关宋代绘画特点的信息?体现了宋代怎样的社会风貌?(8分)
(3)材料三的元曲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时代风貌?(4分)


参考答案:
(1)现象:中国古代文字的起源。(1分)
意义:促进人与人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1分)有利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进步和发展。(1分)
(2)信息:山水画成为独立的画种;风俗画开始出现。(2分)
时代:宋代重文轻武;文人阶层壮大;理学兴起,注重内心修养。(3分)
宋代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队伍壮大;文化普及。(3分)
(3)天涯孤旅的哀愁。元代社会的黑暗;文人社会地位的低下;异族的压迫。(4分)


本题解析:
从图片一中的文字来看,其文字大多是象形字,这体现了中国文字的起源;从图片二中的两个图片可以看出,宋代绘画多是风俗画,从材料三中马致远的元散曲《天净沙·秋思》能够体现当时作者的哀愁,能够反映当时的文人地位低下。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元杂剧的奠基人、成就最高的戏剧家是( ? )


A.王实甫
B.马致远
C.白朴
D.关汉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关羽脸谱为红色,曹操是白色,包拯是黑色……你认为“红色”表示
A.忠勇正义
B.奸诈狡猾
C.凶狠残暴  
D.铁面无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曹操是白色,“白色”表示奸诈狡猾;包拯是黑色,“黑色”表示铁面无私。关羽脸谱为红色红色”表示忠勇正义。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列有关京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京剧是中国古代成就最高的戏剧形式
B.京剧的形成体现了我国戏剧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特点
C.京剧是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形成的,因此称京剧
D.京剧的形成、发展与满族统治者的喜好、支持密不可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乾隆五十五年,为庆祝乾隆八十寿辰,流行于安徽一带(不是北京的地方戏)的徽戏剧团——三庆班,进京献艺,徽班进京后经过不断融合吸收,在北京形成了新的剧种——京剧。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