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31 15:07:06
1、判断题 《管子·权修》载:“末产不禁,则民缓于时事而轻地利。轻地利而求田野之辟,仓廪之实,不可得也。”下列现象与此段材料的思想实质基本一致的有?(?)
①“颛(专)川泽之利,管山林之饶。?②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收孥
③收市井之利,渐冉相仿,莫以为耻。?④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原本抑末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假如你生活在明朝中后期,做生意赚了很多钱,之后你会首先考虑把这钱用来
A.广置田地
B.放高利贷
C.兴办手工作坊
D.娶妻纳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但受传统观念和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地主商人经商积累的财富主要用来买田置地,严重影响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故选A。
考点: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点评:“重农抑商”作为我国古代的一项经济政策,对于保护农业生产的发展、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以及维持社会的相对稳定,都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但是,封建社会后期,“抑商”政策也抑制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议),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这反映作者:
①主张重农抑商?
②倡导以法治国?
③力求社会稳定?
④维护农民利益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民农则重(持重),重则少私义(议)”、“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可知①正确;又从材料“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可知③正确;②④在材料中未体现出来,故不能入选;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中国幅员是那么广大,居民是那么多,气候是各种各样,因此各地方有各种各样的物产,……所以单单这个广大国内市场,就够支持很大的制造业,并且允许很可观的分工程度。……假设能在国内市场之外,再加上世界其他各地的国外市场,那么更广大的国外贸易,必然大大增加中国制造品,大大改进其制造业的生产力。”100多年后严复折服于这些关于中国的论述,是因为这里亚当·斯密
A.指出当时中国工商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B.建议西方列强尽快打开中国市场
C.羡慕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条件优越
D.盛赞康乾时期中国经济的高度繁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材料可容易排除B、D两项,这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材料中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具有优越的条件,但没有开拓国外市场,中国工商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A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为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徒,重徒则死处而无二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吕氏春秋。上农》
——《中国近代史参考》
参考答案:(1)重农抑商政策。影响: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封建统治,一定程度和时期内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阻碍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和发展。
(2)变化: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渐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原因:中国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国门被迫打开;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