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商业的发展》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7-31 14:19:3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材料一?钱穆《国史大纲》说:“南宋疆域,较之全宋时仅及其半,而其国用赋入,乃超出于全宋之最高额。”南宋高斯得《耻堂存稿》记,两浙一带高产区,“上田一亩,收五六石,故谚曰:‘苏湖熟,天下足。’虽其田之膏腴,亦由人力之尽也。”
材料二?靖康之变后,北方约有500万人迁入并定居江南。南宋为了维持与北方的金朝对峙局面,必须
致力于农业资源的开发……从朝廷到地方政府都十分重视农业技术的总结、推广与指导,形成了历史上罕见的刊印农书与劝农文的热潮……农书和劝农文旨在提倡精耕细作、集约化经营。
材料三?南宋首都临安(杭州)是当时世界之冠的大都市,西方学者把它看作9世纪至13世纪发生在
中国的商业革命、都市革命的标志。御街两侧的街面全是商店以及称为“行”“市”的商业机构。御街中段是街市最繁华的处所,酒楼茶坊云集,“市”“行”“团”等商业组织众多,有珠子市、花市、方梳行、销金行、冠子行等。1999年杭州出土南宋金铤32件、金牌3件。据考证,确认是南宋时期的黄金货币。这些金铤、金牌并非宫内的“赏赐钱”,而是民间自由流通、兑换的货币。……杭州定居人口已超过百万,流动人口更多,服务性行业的规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杭州城内外共有瓦子二十三处,城内有五处,其中北瓦最大,有勾栏(百戏演出场地)十三座,分别演出史书、小说、戏剧、相朴、傀儡戏、说唱、说诨话和学乡谈(类似相声、滑稽)、皮影戏、棍棒、教飞禽等,昼夜不息地演出,观众多时达千余人。?——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1)据材料一,南宋时中国的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
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0分)
(2)据材料三,如何理解西方学者把临安(杭州)看作9世纪至13世纪发生在中国的商业革命、都市
革命的标志?(10分)


参考答案:(1) 格局变化:中国经济重心完成南移。(2分)原因:靖康之变后北方农民大量南迁带来充足的劳动力;政府重视农业,积极推广农业技术;精耕细作、集约化经营得到发展;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南方相对安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肥沃。(每点2分,只要答出其中4点即可得8分,如有其他说法,只要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2)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材料三:嘉峪关地区魏晋墓砖壁画:
?
沙漠之舟?犁耕
?
龟兹妇女采桑?驿使
(1)嘉峪关魏晋墓砖壁画生动地反映了当时河西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风貌,透过材料三你获得了什么历史信息?(3分)
材料四:东突厥灭亡后,唐太宗采纳了大臣提出的“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建议,妥善安置了东突厥降众。
(2)材料四反映出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2分)简述唐朝前期为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采取的措施。(3分)
材料五:高宗(乾隆帝)在位期间,多次用兵统一疆土。……二十年(1755年)五月,两路清军进抵伊犁,准噶尔部首领达瓦齐败奔乌什。……不久,归降清廷的阿睦尔撒纳因统治厄鲁特蒙古四部的野心未能得逞,又聚众叛乱,高宗随即派军征讨,准部割据势力乃告平定。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复以兆惠为将军,平安了南疆大小和卓之乱。随即(1762年)设置总统伊犁等处将军(简称伊犁将军),统辖全疆军政,建立起军府统治。……并移民入疆,陆续建置州县以管民事。
——罗明《清高宗弘历》
(3)根据材料五,概括清朝乾隆帝加强对新疆地区统治的措施,(6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上述措施实施的重要意义。(6分)


参考答案:
(4) 使用先进农耕技术(或农业发达);丝绸之路(或道路)畅通;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密切。(3分)
(5) 开明的民族政策(2分)。措施:①唐太宗在东厥地区设都督府并任用突厥贵族管辖。②唐太宗设安西都护府;③武则天时,置北庭都护府。(3分)
(6) 措施:平定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和州县;移民入疆。(6分)
意义:保证了新疆地区各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定;开发了边疆,促进了新疆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了祖国西北边防,维护了国家统一;加强了新疆地区与内地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6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的民族关系,(4)本问涉及的是学生对图片的理解并结合所学具体答出,即犁耕涉及的是农业的生产耕作技术的发展,“龟兹妇女采桑驿使”涉及的是民族之间经济交流 和丝绸之道路的畅通。(5)关键是对材料的理解“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体现的是开明的民族政策,在根据课本答出其前的民族管理方法即可。(5)清朝乾隆帝加强对新疆地区统治的措施包括“派军征讨,准部割据势力乃告平定。”“设置总统伊犁等处将军”“ 移民入疆”,意义的回答要注意从对新疆的影响、对内地和双方之间的影响来回答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有关汉代长安“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与居住区隔开?②有专门官员管理?③又叫草市?④开市闭市有严格时间规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宋以前: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特点:设置在县治以上的城市;市、坊(居住区)严格分开;官府设市长和市令管理;有严格的时间、地点限制; ①②④正确,③不对, 草市是指农村集市贸易;因此选C。
点评:古代城市和商业经济方面的试题相对难度比较大,解题时切忌因思维定式而直接选定,要肯定法和排除法并用,综合联系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内容最大限度地提炼有效信息,做到有的放矢、万无一失。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3分)习俗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沿袭下来的各种习惯的总和,不同的民族有着各自的生活习俗,它们反映了该民族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约在崇宁年间(1102-1106年),瓦舍已经遍布汴梁东西南北四域。瓦舍里所表演的游艺种类繁多,如演杂剧、影戏、杂伎、说史书、谈经、舞番曲、鼓子词、卖嘌唱等,百戏杂陈,雅俗共赏。来瓦舍的观众,除市民外,还有手工业工人、商贾、护城的禁兵、进城的农夫。《东京梦华录》记载:“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
——《中国史·博学人》
材料二?在整个19世纪,英国男子衣橱中必备的衣着,一般是一套白天礼服、一套晚礼服、一件海军蓝的上衣和三四条灰色裤子。礼服是不经常穿的,常穿的是海军蓝上衣和灰裤。……在政府或企业上班的职员,一般都穿一身“公务套服”,以灰暗的颜色为主,白衬衣,打领带,所以这些人又被称为“白领阶层”。与此相反,工厂工人上班时,多穿蓝色工作服,被称为“蓝领阶层”。在英国,大致可凭人们的服装看出其所属的社会阶层。
——《世界全史百卷本》
材料三?“(1859年)我在街上散步,看见很多中国姑娘的天足上穿着欧式鞋,头上包着鲜艳的曼彻斯特式的头巾,作手帕形,对角折叠,在颏下打了一个结子,两角整整齐齐地向两边伸出。我觉得广州姑娘的欧化癖是引人注目的。”
——(英)呤唎《太平天国亲历记》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北宋都城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5分)
(2)材料二中英国男子日常着装有何特点?(2分)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习俗变化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1)现象:市井娱乐生活繁荣。(2分)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政府放松对商业的控制;文人阶层的壮大和市民文化的发展。(3分)
(2)特点:工作服流行;成为社会身份的象征。(2分)
(3)现象:广州姑娘衣着打扮西化。(2分)
原因:广州开埠通商;社会生活受到西方的影响。(2分)
(4)认识:习俗是一种社会文化和心理现象,是一个时期时代特征的反映;要正确对待,既不盲从,也不抗拒。(2分)


本题解析:
(1)“瓦舍里所表演的游艺种类繁多”“来瓦舍的观众,除市民外,还有手工业工人、商贾、护城的禁兵、进城的农夫”可知市井娱乐生活繁荣;再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原因,北宋时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等。
(2)“在英国,大致可凭人们的服装看出其所属的社会阶层。”可知工作服流行;成为社会身份的象征。
(3)“我觉得广州姑娘的欧化癖是引人注目的。”可知当时社会生活西化的趋势。
(4)综合上述材料,注意习俗变化与时代特征紧密相连,要正确对待。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图反映的是徽商老字号,图片反映了徽商的特点是 ?
①起源于今天安徽境内的长江沿岸②经营种类多③活动范围广④“贾而好儒”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