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31 14:07:07
1、判断题 (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请填A,错误请填B。)
汉武帝创建的太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为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习,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是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的标志。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汉代儒学的发展状况。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采取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是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的标志。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下表是1913年 江苏第一师范学校对三百名中小学生所做的题为“现在你最崇拜的人物是谁?”的问卷调查结果,请仔细阅读,认真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序号 | 被崇拜者 | 崇拜者人数 |
1 | 孔子 | 157人 |
2 | 孟子 | 61人 |
3 | 孙中山 | 17人 |
4 | 颜渊(孔子弟子) | 11人 |
5 | 诸葛亮、范仲淹 | 8人 |
6 | 岳飞 | 7人 |
7 | 王守仁(王阳明) | 6人 |
8 | 大禹、朱熹、华盛顿等 | 各4人 |
9 | 程德全(时任江苏都督) | 3人 |
10 | 秦始皇、司马迁、韩愈、二程、梁启超、苏格拉底、牛顿、培根、卢梭等 | 各1人 |
11 | 无崇拜者 | 23人 |
参考答案:(1)①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开创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和整理文献,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3分)②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地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3分)③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是对儒学的进一步发展。(3分)
(2)辛亥革命胜利后,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扩大了民主革命的影响,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作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在当时深受崇拜。(2分)
(3)①新文化运动中反对“尊孔复古”逆流,提倡民主科学,儒学的权威被打倒,孔孟思想被全盘否定;(3分)②新文化运动中积极引进和传播西方的思想文化,牛顿、培根、卢梭等西方科学家、思想家的影响在扩大;(3分)③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马克思和列宁得到了当时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的崇拜。(3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在叙述孔子、朱熹、王阳明等人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的同时,也就能够解释清楚了他们为什么会被崇拜的原因。孔子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主要强调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即可。朱熹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主要强调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即可。而王阳明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主要是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即可。如此崇高的地位当然也必然会被崇拜。
(2)在回答孙中山在当时被崇拜的人物中高居第三,仅次于孔子和孟子的原因时一定要明确“当时”指的是1913年这个独特的年代,这个独特的时间。1913年辛亥革命已经胜利结束,中华民国已经建立,《临时约法》已经颁布,辛亥革命也扩大了民主革命的影响,辛亥革命也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这一切居功至伟的孙中山当然也会被崇拜,本题就是变相考查辛亥革命的积极方面的意义。
(3)在回答本题是一定要注意“1920年”这个时间,“1920年”中国正在开展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否定原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反对“尊孔复古”逆流,当然孔子和孟子的崇拜者人数大大下降,开始低于孙中山等人也就非常正常了。梁启超、苏格拉底、华盛顿、培根、牛顿、卢梭等人的崇拜者人数大大增加主要是因为新文化运动提倡自然科学知识和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而马克思和列宁也榜上有名只是因为新文化运动的后期在宣传马克思主义。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朱熹、王阳明等人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汉武帝时的“独尊儒术”和新文化运动时的“打倒孔家店”,二者对儒学态度截然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本质上的共同原因是
[? ]
A、儒家学说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B、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中最有发展前途的思想
C、北洋军阀掀起“尊孔复古”逆流,而董仲舒则发展了儒家思想
D、儒家所宣扬的“仁”极具双重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钱乘旦曾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A.明道德之善,不求科学之真
B.思想博大精深但具有封闭性
C.以追求天理为治学目标
D.其治学方法是格物致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所述理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和普遍性,可以说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体现了理学的博大精深,但其不关心外部事物带有明显的封闭性,所以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评价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依据材料一,归纳“百家争鸣”出现的重要意义。(4分)
材料二 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独尊儒术后,官吏主要出自儒生,儒家逐步发展,成为此后二千年间统治人民的封建正统思想。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册)
(2)材料二中的核心主张对于西汉王朝统治有何意义?(2分)
材料三 理学,亦称为新儒学,又称为“道学”或“宋学”。所以称为理学,是因为两宋诸子所创建的思想体系以“理”为宇宙最高本体,以“理”为哲学思辨结构的最高范畴;所以称为新儒学,是因为理学虽以儒家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但其张扬的孔孟传统已在融合佛、道思想精粹中被加以改造,具有一种焕然一新的面貌。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3)依据材料三分析,“理学”是新儒学的主要理由是什么?(不得摘抄原文)(2分)
材料四 明清时期……面对理学的渐趋没落,一部分士大夫转而寻求新的思想理论,对程、朱理学提出了挑战,陆续出现了许多进步思想家,成为反理学的先驱。……他们倡扬民族气节,批判君主专制,反对空谈性理,向封建制度和宋明理学发起猛烈的攻击,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启蒙思想的早期民主主义思想。
——《中国通史教程·古代卷》
(4)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进步思想家的主要主张。(4分)
参考答案:
(1)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4分)
(2)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稳定统治秩序。(2分)
(3)理学是融合佛、道思想经过改造的儒学,但仍以儒学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张扬孔孟传统。(2分)
(4)批判君主专制,倡扬民族气节;反对空谈性理,提倡学以致用;重视工商业发展;反对理学,建立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任答两点即可)(4分)
本题解析:(1)根据材料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可以得出“百家争鸣” 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根据“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 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这些信息可得出“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二中的核心主张是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合所学可知,该思想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稳定统治秩序。考生易错答为“使得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确立”,这不是政治方面的影响。
(3)根据“在融合佛、道思想精粹中被加以改造”可以得出理学是融合佛、道思想经过改造的儒学。根据“以儒家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但其张扬的孔孟传统”可得出理学仍以儒学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张扬孔孟传统。
(4)根据“他们倡扬民族气节,批判君主专制”可以得出批判君主专制,倡扬民族气节。根据“反对空谈性理”结合顾炎武的思想可以得出反对空谈性理,提倡学以致用。根据“面对理学的渐趋没落,对程、朱理学提出了挑战”结合王夫之的思想可以得出反对理学,建立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结合黄宗羲的“工商皆本”学说可以得出重视工商业发展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理学的含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内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