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31 13:57:34
1、判断题 萨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西方在冷战中获胜带来的不是胜利,而是衰竭。”其依据主要是
A.美国的冷战战略遭遇重大挫折
B.西欧经济发展陷入困境
C.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格局解体
D.多个力量中心日益崛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萨缪尔?亨廷顿认为冷战时期文明间的权力均势正在变化,“西方在冷战中获胜带来的不是胜利,而是衰竭”,西方文明正在衰落,它在领土和人口、经济产值、军事能力等方面逐步发展缓慢;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等多个力量中心日益崛起。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帮助建立一个在军事上和其他重大问题上同美国和加拿大紧密结合的繁荣而统一的西欧,使它作为一个强大力量重新回到世界舞台,同北美进行广泛协作。”这段话旨在
[? ]
A.推行“马歇尔计划”
B.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建立欧洲共同体
D.推行“杜鲁门主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据统计,截止1951年中期,在提供的共130亿美元援助资金中,有34亿美元用于输入原料和半制成品,32亿美元用于购买粮食、饲料以及肥料等,19亿美元用于进口机器、车辆和重型设备等重工业品,还有16亿美元用于输入燃料。统计数据反映出“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
A.变西欧为其商品市场
B.改善民生稳定社会秩序
C.恢复西欧社会经济
D.控制欧洲对抗苏联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在提供的共130亿美元援助资金中,有34亿美元用于输入原料和半制成品,32亿美元用于购买粮食、饲料以及肥料等,19亿美元用于进口机器、车辆和重型设备等重工业品,还有16亿美元用于输入燃料。”说明“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B项符合题意;A、C、D项材料没有体现;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关于二战后美国推行的“冷战”政策
A.美国实行目的是遏制苏联,扶植和控制西欧
B.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标志冷战全面开始
C.马歇尔计划实施的范围是西欧各资本主义国家
D.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冷战政策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以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A项正确;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冷战全面开始,B项不符合史实;苏联等东欧国家也被列入马歇尔计划实施的范围,但它们拒绝参加;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1955年华约的成立,D项错误。
点评:明确“冷战”政策是美国推行的霸权主义政策,准确把握其实施的背景、含义、具体表现、实质、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同时要理解冷战时期的特征:一是美苏取代欧洲成为国际力量的中心;二是美苏由战时同盟发展到“冷战”对峙和在世界范围内争霸,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浓厚。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90年苏联第三次人民代表大会取消“宪法第六条”中苏共的领导地位时,没有遭到广大人民和大多数党员的反对;1991年在全联邦围内取消共产党时,也没有工人、 党员自发地集中起来保卫自己的党组织。这从一个侧面深刻地说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政治路线错误,社会思想极度混乱
B.苏共特权滋长,贪污腐败现象严重
C.苏共严重脱离群众,日益失去群众支持
D.管理体制僵化,漠视民众切身利益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材料“没有遭到广大人民和大多数党员的反对”、“也没有工人、 党员自发地集中起来保卫自己的党组织”可以看出苏联共产党已经严重的脱离了人民群众,已经失去了额群众的支持,故选C。政治路线问题和贪污腐败问题材料并未体现,因此AB项错误;D项是造成材料中民众态度的原因,并非苏联解体的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