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31 13:53:32
1、判断题 【材料一 】 孙中山手书
图1孙中山像和题词?图2“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二】?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
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图l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图2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何历史作用?(4分)
(2)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毛泽东充满诗意的语言反映他怎样的一种情怀?由此开创出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3分)
(3)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什么重要理论?十年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分)
(4)综合三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1分)
2、判断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三民主义的三种思想背景对孙中山政治活动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显著的区别。20年代之前,在孙中山的政治实践中,英、美民主主义占较大的比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相对比较微弱。但随着1917年后孙中山政治上的不断受挫折,他对英、美民主主义虽继续抱有强烈希望,但同时开始重视中国文化传统,1921年后,孙中山回归中国传统的痕迹越益明显。孙氏深感单纯追求英、美政治模式,忽略中国传统是其革命不断遭挫的重要原因。孙氏开始相信,只有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底,从而“规抚”外来思想才能为其政治活动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在孙中山向中国文化传统倾斜的同时,孙中山把目光又转向新生的苏俄,经过审慎的研究和思考,对苏俄革命经验作出了选择。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
概括材料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述。(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3、选择题 伯利克里说:“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伯利克里所说的“公民”是
A.全体雅典居民
B.全体雅典成年居民
C.所有雅典成年男子
D.祖籍雅典、拥有数量不等财产的成年男子
4、选择题 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的外部因素有
①十月革命的影响
②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
③孙中山挽救民族危亡,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必然结果
④孙中山由伟大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
5、判断题 孙中山先生在其遗嘱中说:“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在他一生的斗争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
兴中会誓词? B.三民主义?C.三大政策? D.北上宣言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