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7-07-31 13:47:3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朝地狱里冲。”这首20世纪30年代流行的民谣出现的时代背景是
A.世界经济大危机
B.罗斯福新政
C.肯尼迪执政
D.克林顿执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注意题干信息“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朝地狱里冲。”以及时间“20世纪30年代”,反映了美国人民对胡佛无力扭转经济大危机表示不满;B不对,罗斯福新政有利于缓解经济危机; C不对,肯尼迪执政是在20世纪60年代;D不对,克林顿执政是在20世纪90年代;
点评:原因型选择题此类题目主要着眼于历史现象的背景、条件、结果、影响等方面的考查。要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等概念。需要注意的是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往往容易混淆。根本原因是指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诸多原因中起关键作用、决定作用的最重要的本质原因,一般是生产力、经济基础、社会存在、阶级本质、客观规律或是事物的内因等。主要原因是指在事物发展变化的各种原因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原因。而在人为和自然因素、内因和外因中,人为因素和内因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不一定是根本原因,通常主要原因一般不与根本原因并列于题中。直接原因是指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近期表面现象,不经过中间事物和中介环节,一般是分析出时间关系或逻辑关系上最为接近的因素。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26年美国出售的汽车约70%是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进行的,当时美国流传的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这种现象造成的影响是
A.市场繁荣
B.汽车制造业发达
C.银行业发达
D.正常的经济秩序被打乱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经济出现了“繁荣”的景象,但实际上隐含着巨大的危机,其中一点就是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更烘托出市场的虚假繁荣,这说明了当时正常的经济秩序被打乱。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包括: ①根本原因: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矛盾(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②具体原因:劳动人民相对贫困,购买力低;股票投机过度;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使市场虚假繁荣。③直接原因:生产与销售矛盾尖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罗斯福说:“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制度的新应用。”这表明罗斯福新政?
[? ]
A.沿用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
B.既实行资本主义,又实行社会主义?
C.政治上民主,经济上专制?
D.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政策性调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在罗斯福新政中,既直接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
[? ]
A.恢复银行信用
B.调整农业经济
C.规范企业行为
D.举办公共工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2分) 当前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是1929—1933年“大萧条”以来华尔街遭遇的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百年一遇,蔓延迅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雪崩式的跌落,人们歇斯底里地甩卖股票,纽约股票市场崩溃,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由此开始。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下降40%,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减少2/3,美、德、英、法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资本主义世界失业工人达到3000多万,大量小农破产,无业人口颠沛流离。
据材料一,指出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并归纳这场经济危机的表现。(6分)
材料二?首先,我们将大规模改造公共建筑物,使之更加节能。这不仅将使美国纳税人每年节约数十亿美元,而且它能够使人们重新就业。其次,我们将对国家基础设施进行最大规模投资,将创造数百万工作岗位,这将是50年代建立高速公路网后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第三,新政府计划对学校建筑物进行大规模现代化改造,修复学校破损建筑物,并进行节能改造,在教室里安装新电脑设备。
——美国总统奥巴马讲话(2008年12月6日)
根据材料二,概括奥巴马政府振兴经济的措施。(6分)
材料三? 2009年2月28日,第14届东盟峰会开幕,重点议题是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关注南半球发展的约·查韦斯指出:“东南亚国家联盟需要一个统一的经济刺激计划。必须接受严酷的事实,也就是说,要接受我们所有国家都受到了经济危机影响这个事实。各成员国必须放弃各自为政的做法……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具有免疫力,能够在这场经济危机中独善其身……
——《德国之声中文网》
材料三中提到的“没有任何国家……能够在这场经济危机中独善其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约·查韦斯为东盟各国提出了怎样的建议?(4分)
材料四?这场经济危机使人们看到,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一味放任自流,势必引起经济秩序的混乱和社会分配的不公,最终受到惩罚。真正的市场化改革,绝不会把市场机制与国家宏观调控对立起来。既要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又要发挥政府和市场监管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两手都要硬。
——温家宝《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
结合上述四则材料,谈谈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各国应该如何应对危机。(6分)


参考答案:
(1) 直接原因:纽约股市崩溃。(1分)表现:工业生产下降,贸易减少,工厂倒闭,工人大批失业,小农大量破产。(5分,一点1分)
(2) 措施:政府投资,刺激生产、消费;增加就业;节能改造,节约支出。(6分)
(3) 原因:世界经济的紧密联系。(2分)建议:接受经济危机影响的事实;加强合作,制定统一的经济刺激计划。(2分)
(4)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加大国家投入,增加就业,刺 激经济发展;加强区域合作;把市场机制和国家调控结合起来;发展科技、产业创新等。(6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1)本问是1929年至1933年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金融市场不稳股室的崩溃,表现涉及工业、农业、农民和社会秩序等方面分析即可。(2)对材料的正确分析“对国家基础设施进行最大规模投资”“ 创造数百万工作岗位”“ 节能改造”即可总结出。(3)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可以想到的是世界各地间经济联系的加强的结果,建议是材料中的信息的提取“接受严酷的事实”“ 必须放弃各自为政的做法”必须加强彼此间的合作等来分析。(4)本问是考查当今世界下的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危机,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角度来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