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7-07-31 13:36:5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世纪欧洲男子着装发生了很大变化(见下图),宫廷贵族那种装饰过于奢靡繁琐的服装被舍弃,便于工作和运动的舒适、简便的男装流行起来;出现以大众为销售对象的成衣,时装不再是上流社会的专利。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包括



①资产阶级革命打击了封建贵族②机器生产降低了服装生产成本
③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的贫困化④工业化有利于服装的大批量生产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9分)
材料二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1953年,颁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新中国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具体措施。(6分)
材料三?首先,我们将大规模改造公共建筑物,使之更加节能。其次,我们将对国家基础设施进行最大规模投资,将创造数百万工作岗位,这将是五十年代建立高速公路网后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第三,新政府计划对学校建筑物进行大规模现代化改造,修复学校破损建筑物,并进行节能改造,在教室里安装新电脑设备。——奥巴马发表讲话阐述经济振兴计划(2008年12月6日)
(3)与罗斯福新政相比,材料三中奥巴马的“经济振兴计划”更加关注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


参考答案:(1)三项因素:市场、资金、劳动力。市场: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资金: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提供了来源。劳动力:圈地运动和行会较早的瓦解,提供了劳动力资源(9分)(2)政治方面:1954年,一届人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经济方面:一五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通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6分)(3)节能环保问题;教育问题。(2分)原因:环境污染严重;科技发展。(2分)


本题解析:(1)注意结合英国的对内与对外的活动进行分析。(2)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措施要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进行分子。(3)要注意对材料的理解与归纳,材料主要涉及了两个方面,首先是为了节能而改造公共建筑,二是对学校进行改造。
易错点: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我们经常把三大改造作为重点,经常忽视政治方面所做的努力。
总结:工业革命在英国首先发生从主因上来看是由于英国拥有最广大的殖民地,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到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895年美国300多家大垄断企业联合组成“全国制造商协会”,协会设有各种常务委员会研究对内对外政策,并由顾问委员会同政府联系,这表明
A.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
B.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垄断资本家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
D.美国民主政治不断完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从材料“1895年”“协会设有各种常务委员会研究对内对外政策”“由顾问委员会同政府联系”可以表明第二工业革命时期,垄断资本家开始干预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8分)能源开发利用与人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2)以“能源与社会进步”为题,从上表中选择恰当的材料进行论述。(8分)

时间
历史资料
1700年
英国决定以煤作为能源基础
1807年
美国人富尔顿设计制造的蒸汽轮船“克莱蒙特”号试航成功
1831年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1859年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挖掘了世界上第一口油井
1882年
世界上第一座火力发电厂建成
1886年
戴姆勒制造出第一辆用汽油机驱动的汽车
1905年
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
1994年
中国大亚湾核电站投入运行


参考答案:
(2)(8分)
①能源开发推动人类社会进步。(2分)
例1:以煤为燃料的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大大提高了生产力。
例2:以石油能源为动力的内燃机的出现,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便利了人们的交流。(任举一例得2分)
②人类科技进步推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2分)
例1: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使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成为可能。电力开始成为新能源,电灯、电话、电报等相继问世,人类社会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例2: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原子能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平利用原子能,建立核电站服务于人类。(任举一例得2分)


本题解析:
(2)该问属于论述型的问题。答题时首先归纳材料反映的主题:如能源开发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人类科技进步推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等,然后结合材料和所学史实,对这一主题展开分析论证,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16年5月,德国海军某舰队在遭遇英国海军舰队时,试图迅速通知远在40海里外的德国海军主力舰队前来增援,应该选择的通讯方式
A.有线电报
B.电话
C.无线电报
D.信件传递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世纪晚期第二次科技革命兴起。新的信息传递工具的发明(如电报、电话)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果之一。德国海军某舰队在遭遇英国海军舰队时,试图迅速通知远在40海里外的德国海军主力舰队前来增援,应该选择的通讯方式是C。
点评: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逐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人类社会先后在18世纪中期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晚期步入“电气时代”,20世纪末跨入“信息时代”。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