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八)

时间:2017-07-31 13:28:2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古今中外的宫殿都见证历史的变迁。阅读下列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筑学家们认为故宫的设计与建筑,实在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它的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都可以说是上罕见的。它标志着我们祖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的主要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前苏联冬宫

(2)冬宫见证了俄国历史的转折,也见证了世界历史的转折。这两个“转折”分别指什么?你怎样认识前苏联的解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美国白宫

(3)白宫一直是美国最高行政长官的官邸,入主白宫的主人都充满了责任感和使命感。你怎样理解美国总统的权力“属于全体美国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特点: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皇位世袭。
(2)两个“转折”:十月革命后,俄国由资本主义社会走上社会主义社会;苏联解体,两级格局结束。认识:前苏联解体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而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实事求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发展道路。
(3)美国总统由选民选举产生,总统不对国会负责,而直接对选民负责。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21年后,苏俄实行粮食税,允许自由贸易,推行按劳取酬,这一系列做法和1934年后斯大林推行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中实行的政策最大的不同是
A.政策推行的社会背景不同
B.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不同
C.政策实行后的结果不同
D.政策所涉及的经济体制不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苏俄新经济政策的这些做法实际上是引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斯大林推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因此选D。
点评:苏俄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之一,从命题形式上看,选择题与非选择题并重;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对经济政策和经济模式内容、特点、影响的理解;注重把苏联经济政策与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建设模式、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和模式联系起来,综合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概括、评价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关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能体现赫鲁晓夫“蛮干”的选项是
[? ]
A.在苏共二十大上对斯大林的批判
B.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C.强行开展大面积种植玉米运动
D.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列宁从俄国农民的实际情况出发,推行新经济政策,培育农贸市场,逐步引导农民走合作社的道路。邓小平沿着列宁的思想,首先在农村推行了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商品经济,从而初步构筑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这样,把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有机结合起来,适应农业生产的特点和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带来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巨变。
——摘自刘秀红《列宁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之比较》
有学者认为:邓小平改革开放的理论是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继承和发展,并具有一定的超越性。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观点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12分)
(1)从农业改革来看:邓小平沿着列宁培育农贸市场,走合作社道路的思想,在农村推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商品经济,把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有机结合起来。(3分)
(2)从对商品经济的态度看:列宁在新经济政策中利用市场、商品和货币关系恢复经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邓小平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3分)
(3)从所有制政策看:列宁允许外国资本家实行租让制,允许私人开办小型企业。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实行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政策。此外,还确立了对外开放的战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3分)
(4)从实践效果来看:新经济政策和改革开放都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但是列宁的改革是短暂的,而中国的改革开放却不断深化,带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3分)
(其它答案如答出了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改革开放的主要措施及两者的关系,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该题属于论述型的问题,题干的观点是“邓小平改革开放的理论是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继承和发展”。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农业改革、对商品经济的态度、所有制政策、实践效果等方面对比新经济政策和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的异同,从而论证这一观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的材料:
材料一 俄国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和平法令》指出,苏维埃的工农政府向一切交战国的人民及其政府建议,立即就公正的民主和约进行谈判,立即实现“不割地(即不侵占别国领土、不强迫合并别的民族)不赔款的和平”。
材料二 11月10日,英、法、日、意等国派驻俄国大本营的军民代表团团长联合发出一份照会。照会威胁说:“如果俄国退出战争,它将遭到最严重的后果。”
材料三 法国军事当局要求俄国的杜霍宁将军阻止谈判的开始,并把俄军留在前线。
材料四 11月27日,德军总局司令部的答复来了,他表示同意和平谈判。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苏维埃政府对当时的战争采取了什么态度?其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二、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四反映了德国的态度,德国为什么会采取这种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进行停战谈判,退出帝国主义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战争给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
(2)帝国主义协约国威胁和阻止苏俄退出战争。一方面怕消弱协约国的力量,另一方面说明帝国主义对无产阶级革命的仇视。
(3)德国可借此减少东线压力,得到喘息机会。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