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31 13:27:20
1、选择题 江都(今扬州)王刘非是汉武帝的同父异母兄,骄横好胜。汉武帝为教育、引导刘非,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相。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董仲舒用以引导刘非的学说主要是 ( )
A.“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C.“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相关历史基础知识,并作出正确判断和认知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汉武帝为教育、引导刘非”、“董仲舒用以引导刘非的学说”等,可知,董仲舒肯定会用自己的新儒学主张劝化刘非,即“君权神授”思想,董仲舒正式因为倡导“君权神授”,“春秋大一统”神化皇权和强化中央集权才得到汉武帝的重用,所以C.“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符合题意。
A项是道教学派的主张,B项是法家学派的主张,D项是程朱理学的重要内容,排除ABD。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新儒学)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理智、正义、节制、勇敢是“希腊四德”,仁、义、礼、智是“中国四德”,其共同点是
A.关注伦理
B.注重修养
C.重视智慧
D.强调等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管是中国的“仁、义、礼、智”还是希腊的“理智、正义、节制、勇敢”都在强调注重人的修养。所以答案选B。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古希腊的人文精神·“希腊四德”与“中国四德”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唐朝禅宗大师慧能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学吻合( )
A.孔孟之学
B.老庄哲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材料表明佛教主张内心的修炼,以“净心”,同样的陆王心学也主张通过内心的修养达到“明理”、“致良知”的境界。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其余ABC三项均不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陆王心学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提出“致良知”学说的是
A.董仲舒
B.朱熹
C.“二程”
D.王阳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具有民主色彩,这种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有()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③经世致用思想影响 ④西学东渐影响 ⑤抗清斗争实践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具有民主色彩,这种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可以有商品经济的发展、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和西学东渐影响,但是不能有“⑤抗清斗争实践”,因为抗清斗争的实践并不能产生民主的思想。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商品经济的发展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