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31 13:25:51
1、判断题 美国策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目的是? (? )
A.遏制苏联
B.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秩序
C.镇压人民革命
D.防止法西斯势力东山再起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也是“冷战”政策的表现。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冷战”的含义及表现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大事年表(部分)
1991年
1月7日—2月28日,海湾战争爆发
2月3日,意大利共产党更名为左翼共产党。
5月21日,印度前总理拉蒂夫·甘地在参加竞选活动时,被炸身亡。
6月1日,叶利钦当选为俄罗斯联邦总统。
6月25日,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宣布独立。
7月,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境内开始内战。
7月31日,戈尔巴乔夫和布什签署第一阶段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
8月14日,苏联公布新联盟条约文本,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将改名为苏维埃主权国家联盟。
8月24日,戈尔巴乔夫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并建立苏共中央自动解散。
8月24日,乌克兰宣布独立,此后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
11月20日,马其顿共和国宣布独立。
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在明斯克签署协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并建立独立国
家联合体。
1992年
3月—4月,波黑内战开始。
4月17日,塞尔维亚和黑山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正式解体。
4月30日—5月初,洛杉矶发生大规模种族骚乱,死伤数千人,物质损失逾7亿美元。
6月29日,阿尔巴尼亚最高国务委员会主席布迪亚夫被刺身亡。
7月26日—8月9日,第二十五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塞罗那举行。
——金重远主编《20世纪的世界》(下卷)
概括以上材料的历史信息并结合相关知识分析出现这些历史现象的原因。
参考答案:
信息:两极格局解体;一些民族矛盾爆发;地区冲突加剧;恐怖主义抬头等。(3分)
原因:长期的美苏军备竞赛,消耗了苏联的国力,戈尔巴乔夫改革走进了误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两极格局走到了尽头;随着两极格局的解体,一些被长期压制的民族矛盾、宗教矛盾爆发出来;美国试图独霸全球,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等等。(要求答出三条信息并逐条分析原因。)(9分)
本题解析:首先依据材料提取信息,从材料中“1月7日—2月28日,海湾战争爆发”的信息可提取出地区冲突加剧;从“6月25日,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宣布独立。7月,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境内开始内战”的信息可提取出一些民族矛盾爆发;从“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在明斯克签署协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并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信息可提取出两极格局解体;从“6月29日,阿尔巴尼亚最高国务委员会主席布迪亚夫被刺身亡”的信息可提取出恐怖主义抬头。其次再结合所学知识逐条对以上信息来分析原因即可。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马歇尔计划”的根本目的是
A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B遏制共产主义 C向苏联渗透 D援助西欧恢复经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选B。马歇尔计划从表面上看是在经济上援助欧洲,但实质上是为了加强对欧洲的控制,而控制欧洲的最根本目的则是把欧洲作为反共反苏的基地,为了遏制共产主义,遏制苏联。马歇尔计划是冷战三部曲中最隐晦的一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91年,美国总统布什指出:美国要“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理想建立一种新的国际体系……使我们的理想不但能生根,而且能开花结果”。他的“理想”是
A.努力推进多极化格局的建立
B.实现国际社会的公平正义
C.建立美国主导下的单极世界
D.完成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当今世界的国际关系格局。材料中的时间是“1991年”,此时期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时期,美国试图建立美国主导下的单极世界。故选C。
点评: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是高考重点命题区域之一,也是高考联系当今世界热点角度的命题点。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特点及影响;欧洲走向联合、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并加强;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特点、美国对外政策等方面的考查较为频繁。学习时要把握基础知识,联系世界热点问题,多角度理解认识二战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特点及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洛迦诺公约》在政治上最大的受益国是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洛迦诺公约》的签订,提高了德国的政治地位,使德国重新步入欧洲政治大国的行列。因此,这一公约政治上的最大受益国应是德国。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