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七八十年代美苏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7-31 13:24:0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有关两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一:“柏林墙”



图二:推倒“柏林墙”



[? ]


A.“柏林墙”的修建是“冷战”激化的产物
B.“柏林墙”是德国分裂的标志
C.“柏林墙”的倒塌预示着德国的统一
D.“柏林墙”倒塌于两极格局解体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现在应当非常谨慎,应当不采取对卷入冲突中的国家的防务不会有益而不只会使人激怒,甚至会挑起致命步骤的措施。?
——摘自1962年赫鲁晓夫至肯尼迪的信
材料二?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定全部方案,拟定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并且被认为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给予帮助。?
——摘自1970年尼克松的对外政策报告?
材料三?美国在欧洲、大平洋、中东以及其他美国疆界之外的地区,有着广泛的义务和安全利益。这就需要美国担当起?“强有力的”、“令人信服”的“领导责任”。?
——摘自里根的讲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苏联当时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尼克松政府为什么不再承诺“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材料说明美国的全球扩张战略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与此相应,美国在国际关系领域采取了哪些重要的行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里根上台后,表示美国要重新担当起“强有力的”“令人信服”的“领导责任”,其背景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就以上三则材料,谈谈对美苏争霸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说明在当时美苏争霸中,苏联与美国抗衡的实力还有差距,战略优势在美国方面。 ?
(2)日本和欧共体的崛起,使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战,加上侵略越南受挫,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有所下降。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从越南撤军,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
(3)苏联力量下降,美国经济、军事实力逐步恢复。
(4)美苏争霸的主动权随双方经济、军事实力的变化而变化;美苏争霸是世界长期紧张、不得安宁的根源;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四幅图最能体现二战后“冷战”时期国际关系格局特征的是?
[? ]
A.
B.
C.
D.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在1972年6月斯德哥尔摩召开的首次人类环境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发言:“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决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越南和印度支那,使用化学武器杀伤印度支那人民,破坏人类环境。”对中国的强烈谴责,美国没有迅速回应。此后,美国国务院要求其代表团对之进行淡化处理。美国这样做是因为

[? ]


A.迫于舆论压力,美国对在越南造成的灾难感到内疚
B.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美国需要改善同中国的关系
C.实行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
D.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美国希望会议能顺利进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46年,美国前总统胡佛发表声明:“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
B.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
C.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
D.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