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商业的发展》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7-07-31 13:12:1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乾隆四十年(1775),两江总督高晋两次到松江府一带巡视后禀奏说:“以现在各厅州县农田计之,每村庄知务本种稻者,不过十分之二三;图利种棉者,则有十分之七八。”材料反映出?
[? ]
A、资本主义萌芽在松江府一带出现
B、松江府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C、松江地区农业商品化的发展
D、乾隆时期国家重本抑末政策松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西都杂记》称:“西都禁城街衢,有执金吾晓暝传呼,以禁夜行,惟正月十五夜敕许驰禁前后各一日,谓之放夜。”依据上述材料,以下理解分析正确的是
A.西都的城市功能仍以政治功能为主
B.西都城内商业活动已打破坊、市的界限
C.街衢是指当时北宋著名的商业街——御街
D.西都的商业活动已取消了时间限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材料反映了西都禁止夜间活动,只有正月十五夜特许弛禁前后各一日。B、C两项根据材料无法得出;D项与材料内容相反,故排除。故选A。体现了西都的城市功能仍以政治功能为主。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唐代中日交通的主要港口城市是
[? ]
A.明州
B.扬州
C.泉州
D.广州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城市和商业的发展反映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一个社会发展最显著的标志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宋首都开封的商业街区分布和长安、洛阳明显不同,不再限定在“坊市”之内,而是分布在全城……。“每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城区有通宵营业的地方,形成夜市和晓市,如州桥夜市。……城市还有一种瓦子,集中着各种杂技、游艺、茶楼、酒馆,这种瓦子全城有五六处。开封城饭馆、酒楼非常多,全城有大酒楼72处,更多的是招待客商(住宿)的邸店……。市场的对面有公署,署内驻有朝廷任命的官吏,负责解决发生的各种争执……。
材料二?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吴民生齿最繁,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南京“织机逾百张”,繁阜喧盛。
——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Ⅱ
材料三?今自夷人来厦开市,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粤省亦鲜来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因之壅滞不能出口……今闽省向销之江浙棉布及洋货等物,因被英夷所占,不克畅销,纵使竭力招徕,而全省之一隅之地,民间服用无多,又不克转鬻他省.揆之事势,断不能使华夷两货,并用兼行,是即有愿往江浙等省贩货之人,而销既不多,势必裹足;况现在商俱疲乏,更属招之不前。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
材料四?西方史学家认为,共产主义在东欧的消失、苏联的解体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日益转向市场经济,在实际上表明共产主义模式的普遍性的萎缩。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的描述归纳北宋城市商业繁荣的主要表现?(3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特点? (2分)
(3)材料三反映了近代中国市场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从本质上反映了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4)结合你对市场经济和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认识,驳斥材料四中作者的观点。(5分。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1)现象:商业活动不受地域限制(打破市坊界限;);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有大量服务性行业出现(如娱乐场所等);注重市场管理;商品交易量很大;出现许多流动人口。(任意3点,共3分)
(2)新特点:①专业化城市出现;②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分)
(3)新现象:西方工业品充斥中国东南沿海市场,传统手工业品滞销。(1分)
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1分)
(4)必要性: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制度的标准,而是实现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市场经济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吸取苏东剧变的结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总结和自身发展的要求。(3分)
实践结果: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蓬勃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1分)
结论:中国转向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模式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社会主义模式的萎缩。(1分)


本题解析:(1)从材料“不再限定在“坊市”之内,而是分布在全城”、“城区有通宵营业的地方”、“城市还有一种瓦子,集中着各种杂技……”等信息可以找到答案。(2)从材料“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可以看出出现了专业城市,同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了雇佣关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3)从材料“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可以看出西方工业品充斥中国东南沿海市场,传统手工业品滞销。这说明我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4)可以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和实践结果两个方面来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古代我国历代政府普遍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但是在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的基础上,商业也得到很大的发展,宋代在商品经济领域里的新变化是主要的表现。近代,随着列强的侵略加深,中国逐渐的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附庸。改革开放后,我们大力发展市场经济,逐渐的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路。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有专家认为,汉代商业发展的情形,其实可以看作中国古代商业史的一个缩影。因为汉代较明显地反映出?

[? ]


A.古代商业发展迅速,一些地方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B.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重农抑商政策下古代商业的艰难发展
C.古代商业经济中心南移与商业分布呈相应的变化
D.古代商业经济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