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7-27 20:08:5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科技进步大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但也产生了一些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
材料二?三百年前爆发了工业革命,摧毁了古老的社会,创建了一个全新的第二次浪潮文明。它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社会制度,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把一切事物集中组织起来,形成世界有史以来最有力量,最有向心力,最有扩张性的社会制度。
材料三? 1997年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写道:“美国领导的‘沙漠风暴’行动通过摧毁伊拉克的通讯能力而一举将其击溃,由此证明那些像使用巡航导弹一样得心应手地使用奔腾处理器的勇士能够决定战争的胜负”。
据报道,美军在海湾战争中使用的主要是口径为30毫米的航空炮弹和120毫米坦克炮贫铀穿甲弹。贫铀是从天然铀中提取的供核武器或核反应堆燃用铀后的废料。由于贫铀的半衰期比铀更长,可以长期破坏环境和人类的食物。在伊拉克由于贫铀弹的放射性弹片、碎屑、粉尘和氧化物的放射性长期存在,它所造成的污染将持续4000--5000年。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9.0级大地震造成福岛一号核电站四台反应堆相继出现爆炸、泄漏等险情。截至2011年3月23日16时,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北京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根据最新气象分析,未来三天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释放的放射性 物质向福岛核电站以东海域扩散,随后扩散转向东南的太平洋海域。

福岛一号核电站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6分)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的理解。(5分)
(3)依据材料三分析科学技术在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3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学发展的认识?(3分)


参考答案:
(1)印刷术传播到欧洲,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有利于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总之,三大发明在推动人类社会由农耕文明向近代文明的转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6分)
(2)工业革命是一次大规模的生产技术的变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进了世界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加速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并逐渐完善; 广大亚非拉地区逐渐沦为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成为资本主义列强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劳动力供应地。(答满3点即可给满分5分)
(3)科学技术用于军事,力量悬殊加剧引起局部战争;造成环境污染,引发全球性的生态灾难。(3分)
(4)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正确利用科技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如果利用不当则会对人类造成巨大危害。(3分)


本题解析:
(1)该问考查了中国古代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三大发明对世界文明产生的影响。火药: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攻占封建城堡,打败骑士阶层;促进了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指南针: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印刷术:欧洲人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总之,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
(2)材料二阐明了工业革命的巨大影响:“摧毁了古老的社会”,使人类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工业革命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而且还引起社会关系的重大变革,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形成世界有史以来最有力量,最有向心力,最有扩张性的社会制度”, 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并逐渐完善,资产阶级凭借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确立起了对世界的统治。
(3)材料三指出:科技应用于军事,海湾战争中使用的高科技的武器“所造成的污染将持续4000--5000年”;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释放的放射性物质扩散到太平洋海域,造成全球性的生态灾难。
(4)科学技术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科技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给人类及其自然环境带来极大的灾难;树立科技为人类造福的信念。该问属于开放型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外科学技术发展与文化进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要求学生从科学与文化层面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了解科学技术与文化发展进步的原因及产生的深远影响,揭示文化的发展与当时的经济、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列对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列强对外扩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都是凭借经济、军事实力向外扩张的
B.都是以刀枪火炮和廉价的商品为工具进行扩张的
C.到19世纪中期,世界领土已被列强瓜分完毕
D.扩张的目的是为了占有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世界领土被列强瓜分完毕是19 世纪末20世纪初。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但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出现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珍妮机的大量应用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快速发展
D.圈地运动的广泛开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故排除A项,铁路的修建是在1825年,故排除;棉纺织厂发展如此快是因为动力革命——蒸汽机的改进。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全球通史》中有这样的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作者要强调的是
A.工业革命是科学技术推动的结果
B.工业革命时国家对科技发明投入不足
C.第二次工业革命诞生了许多科学家
D.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相比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革命的特点之一是科学和技术开始结合,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材料中“实验室”、“科学家”等信息正是这一特点的体现。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以上是欧洲哪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因素
[? ]
A、资本原始积累
B、自由资本主义
C、垄断资本主义
D、资本全球扩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