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十)

时间:2017-07-27 20:03:4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的作者钱乘旦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钱乘旦认为理学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
C.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
D.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钱乘旦认为理学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具有丰富性与普遍性,但正因为如此,又使国人认为中国“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说明理学博大精深;“对中国之外的‘夷务’……关心”,体现了其封闭性,故答案选择D项。理学吸收了佛、道的思想,A项错误;B项与题意不符;理学是唯心主义思想,C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宋明理学。
点评:关于宋明理学,高考试题着重把其放在整个儒家思想发展进程中考查,认识其儒学发展中地位。同时,要注意宋明理学对中华民族的性格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高考试题站在这一高度要求学生总结其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的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方镇》中说:“唐之所以亡,由方镇之弱,非由方镇之强也。是故封建之弊,强弱吞并,天乎之政教有所不加;郡县之弊,疆场之害苦无已时。欲去两者之弊,使其并行不悖,则沿边之方镇乎!” 黄宗羲这段话的主要意图是
A.主张推行郡国并行制度
B.扩大地方权力,限制中央集权
C.深刻揭露君主专制的弊端
D.设方镇以克服郡县制度的弊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黄宗羲从限制君权出发,提出“复方镇”,把中央权利下放到方镇,这样可以既限制膨胀的君权,又可以防止割据之害。AC无从体现,D概括不全面,因此选B.
考点: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由于近几年来历史学科的试题特点主要是:选材于现实问题和重大问题,结合学科的主干设置新情景、新问题,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还将提供数据、图表等信息让考生进行分析判断,以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新增信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五代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持有这一主张的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夫仁义礼制者,治之本也;法令刑罚者,治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材料对儒家和法家思想的态度是
[? ]
A.尊儒抑法    
B.抑儒尚法
C.抑儒抑法    
D.尊儒尚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之是非,初无定质;人之是非人也,亦无定论。……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不可止以妇人之见为见短也。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又岂可乎?
——摘编自李贽《藏书》、《焚书》
材料二   著名史学家钱乘旦对欧洲近代某一思想解放运动有过这样的评价:“它促成了西方现代文明的兴起和西方支配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格局的形成。几个世纪以来,它被誉为西方文化的世俗化决定性阶段和世界现代文明各种特征的发展的起点。”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6分)
(2)材料二评价的“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与李贽思想主张产生的相同时代背景。(4分)


参考答案:(1)李贽的基本主张:反对将儒学教条化;提出“童心说”;反对歧视妇女。(6分)
(2)指导思想:人文主义。(2分)
相同的时代背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商品经济活跃);市民阶层队伍壮大。(4分)


本题解析:(1)根据材料一关键信息“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不可止以妇人之见为见短也”等,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归结出答案批判继承儒学。不难概括出李贽的基本主张。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关键信息“它促成了西方现代文明的兴起”、“被誉为......世界现代文明各种特征的发展的起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就是人文主义,肯定人性,肯定人的价值。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贽思想主张的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与文艺复兴一样,都是由于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同时,市民阶层在扩大。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的基本主张;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