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手工业的发展》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九)

时间:2017-07-27 19:54:1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手工业技术有所进步,下列各项能反映这一特点的是 ①吴培育出八辈之蚕,蜀盛产蜀锦 ②发明和推广低温炼钢技术 ③我国已经开始利用石油、天然气 ④纸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对历史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本题是等项组合型选择题,解答此类题时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其中的四个知识点,只要你能排除任何一个就可以做出判断,如果排①答案即B,排②答案即D,排③答案即C,排④答案即A。题干中列出的四个关于手工业技术的知识点,①、③、④都从不同方面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手工业技术有所进步的特点,而“发明和推广低温炼钢技术”是我国东汉时期的一项重要手工业技术,故本题的正确答案应选择D。同时还要注意其他时期的相关的冶炼技术,如春秋战国时期的“铸铁柔化处理技术”,西汉发明的“淬火技术”等,这就要求学生掌握此类知识的时候应善于把同类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图2为“胡人执犁俑”。该陶俑可能最早制作于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元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新航路开辟以前,旧大陆上一些古老文明中心之间已有一定的经济贸易往来……”,下列历史名词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丝绸之路”②俞大娘航船”③瓷路”④交子”
[? ]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自南宋末年至明清,民众服装、被褥原料和主食品发生了什么重要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有何积极影响?


参考答案:变化:南宋后棉布逐渐取代麻布成为民众主要服装和被褥原料;明朝时期玉米、甘薯逐渐成为面之外新的主食品种。
原因:棉花种植面积扩大及纺织技术改进;种植玉米、甘薯成本低、产量高;棉布物美价廉,深受欢迎。国内各民族间的交流和中外交流促进纺织技术进步和玉米、甘薯的引进。官府提倡,推广种植。
影响:民众生活有所改善,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商品经济发展,最终导致江南一批工商业城镇的兴盛。


本题解析:本题看似是考查民众的服装、被褥原料和主食品种变化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农业生产发展变化和农业新品种引进的问题:要把科技进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思考。才能领悟出其中的深意。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我国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出现于(?)
A.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B.西周
C.春秋战国时期
D.秦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