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手工业的发展》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三)

时间:2017-07-27 19:54:1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越绝书》记载,楚王请欧冶子和干将“凿茨山,洩其溪,取铁英”,铸成“龙渊”、“秦阿”、“工布”三剑。“作铁兵,威服三军 ,天下闻之,莫敢不服”。这反映了当时楚国
A.水利事业发达
B.青铜铸造业发达
C.铁器应用于军事
D.铁农具普遍使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能力。从材料“作铁兵,威服三军 ,天下闻之,莫敢不服”可以看出当时铁制武器已经广泛应用。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中国的官营手工业历史悠久,素称发达,下列属于官营手工业基本特征的是(?)
①由官府直接经营?②产品不计成本?③技术先进,产品精美?④与市场流通,赚取利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十分发达,其在生产过程中表现出了以下几个特征即由官府直接经营,生产不计成本和技术先进,产品精美,但并不进入市场流通,主要供应皇室和政府消费,所以①②③三项说法正确,④说法错误不符合官营手工业的特征,答案选A。
点评: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主要有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三种手工业生产各有特点:①家庭手工业:作为农户的副业,主要用于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部分作为商品出卖;民营手工业:由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而官营手工业的生产垄断了最好的手工业资源,代表了三者生产工艺和质量的最高成就,但其产品并不在市场流通而是作为政府消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元代烧造数量较多的是黑釉瓷器,青白釉瓷器有所减少……景德镇批量生产成熟的青花瓷器,又发展了高温铜红釉瓷器,还刨烧了洁净润泽的卵白釉瓷器……青花瓷所用钴料有进口料和国产料两种,用毛笔蘸钴料直接在器物胎体表面绘画,可以尽情发挥。可见元代
A.制瓷业以对外交流为主
B.是制瓷业更新换代时期
C.是青白瓷逐渐繁荣时期
D.商品经济得以充分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元代烧造数量较多的是黑釉瓷器,青白釉瓷器有所减少”,可排除C项;A、D材料没有涉及;元代开始生产青花瓷,又发展了高温铜红釉瓷器,还刨烧了洁净润泽的卵白釉瓷器,这说明元代进入制瓷业的更新换代时期,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明初的户役制度,将户籍分为若干类别,其中主要是民户,还有军户、匠户、灶户(煮盐户)等几十类,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这一措施主要意图在于
A.缓和土地兼并,巩固小农经济
B.促进社会分工和发展商品经济
C.限制阶级分化,缓和社会矛盾
D.强化社会控制,稳定社会秩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题目反映的是明代初年的户役制度中不同的类别以及户别不可更换,这种规定当然首先是为了政府统治的需要而设立的,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关于英文称呼中国国名为“CHINA”一词的来历,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来源于瓷器,因为在英语中中国和瓷器都是“CHINA”;也有人把“CHINA”与丝绸挂上了钩。这主要反映出
A.制瓷和丝织属于家庭手工业
B.古代制瓷业和丝织业很发达
C.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于上述领域
D.英国人大量贩卖瓷器和丝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之所以英国人把中国和瓷器说都是“CHINA”,就说明瓷器在当时可以代表中国,丝绸也挂上钩说明丝绸一定程度上也能代表中国,所以突出反映了古代我国制瓷业和丝织业水平高,影响极大,故选择B。其它选项与题意无关。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