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27 19:53:01
1、选择题 与中国明末清初产生的早期民主思想相比,欧洲启蒙思想的突出特征包括( )
①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②强调人的独立思考和自主精神
③否定和反对君主专制 ④强调“公民意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中国明末清初的民主启蒙思想指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限制君权思想,所以中西思想的共同特点是反对君主专制,把③项排除即可。启蒙思想代表早期资产阶级利益,而明清时期中国的资本主义还处于萌芽阶段;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主义;“人民主权论”等理论强调拥有主权的人民勇敢地承担民主政治的责任,与中国的“臣民”意识形成鲜明的对比。故①②④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和启蒙运动
点评:关于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和启蒙运动,还可以考查两者的不同影响:明清之际的儒学继承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对近代民主革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启蒙思想主张用理性的力量建立自由和平等的理想社会,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理论武器,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许多人都“拿孔子说事儿”:有些人想把孔子拉下神坛,有些人想把孔子再度推上神坛,以至于孔子在中外历史上有十种历史形象……在历史舞台上不断的变脸,扮演神圣或可笑的角色。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七种形象:“圣化”、“矮化”、“正统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其中否定孔子的有:
“矮化”:在《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中,有许多同时代的隐士对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极尽嘲笑只能事,或讽刺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或嘲笑他“自腰以下不及禹者三寸,垒垒若丧家之犬”等。
“维新化”:晚清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把孔子塑造为维新运动的祖师。
“丑化”: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陈独秀号召青年:“以彻底之觉悟,孟勇之决心,塞决与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
孔子在西方历史上的三种形象:“哲学家”、“智者”、“完人”。
“完人”:18世纪法国一批学者高度赞赏孔子,几乎认定孔子是个完人。大思想家伏尔泰从18世纪后期起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做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伏尔泰是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
请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分析同代人“矮化”孔子所折射出的时代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康有为为什么要将孔子“维新化”?而陈独秀却要将孔子“丑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说明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不得照抄原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看待孔子在中外历史上形象多变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春秋时期,宗法礼乐制度被破坏,分封制度开始解体,时代需要变革。
(2)“维新化”的原因:现实社会的需要;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丑化”的原因:孔子的思想经过改造成为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工具;“尊孔复古”逆流;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3)原因:儒家的某些观点是抨击封建君主专制的有力武器;儒家思想注重道德的说教;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
(4)可分两个层次给分:第一层次,要求能利用多个材料,归纳得出结论,进而超越材料本身而进入抽象、提升的层次。第二层次,站在当代历史文化的高度,我们应该还原一个真实的孔子。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安徽无为县始建制于隋朝,县名取“思天下安于无事,无为而治”之意。该县名称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一位思想家的主张,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道家思想。依据所学可知,道家的创始人老子认为,社会动荡的根源在于人们的行为违背了自然,故提出“无为而治”的主张。这与材料“思天下安于无事,无为而治”相吻合。所以应选A。
考点:中国古代的思想宝库·孔子与老子·老子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突出影响表现在( )
A.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
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程朱理学的历史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B项表述本身不准确,程朱理学本质上是儒学,而儒学在政治上的正统地位早在西汉就已经确立;C项表述本身正确,但与题干意思无关。D项表述与题干材料无关,而且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A项表述正确,符合题意和史实。故,正确答案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程朱理学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 、b 、c 、d 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 a处:秦朝
B. b处:西汉,独尊儒术”
C. c处:魏晋南北朝隋唐”
D. d处:明朝思想批判的推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