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六)

时间:2017-07-27 19:53:0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普遍的价值取向是
[? ]
A.仁义道德
B.追功逐利
C.清静无为
D.兼爱非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2014年9月,以“世界的相遇,和平之波”为主题的世界和平峰会在韩国首尔举行。下列思想家的主张,与这一精神最接近的是
A.孟子
B.庄子
C.墨子
D.韩非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以“世界的相遇,和平之波”为主题的世界和平峰会倡导和平友谊,战国时期墨子提出“兼爱、非攻”,主张相互关爱,反对非正义战争,符合峰会主题,故选C;孟子主要是民本思想,庄子主张消极无为,韩非子主张法制和严刑酷法,三者都不符合峰会主题精神,排除AB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明李贽说:“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年来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主旨是(    )
A.维护封建伦理道德
B.主张理性独立思考
C.发展经世致用之学
D.极力推崇程朱理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题干强调的是李贽的思想,他批判程朱理学,反对封建伦理道德,因此排除A、D两项;经世致用是顾炎武的主要思想,因此排除C项;综上所述,本题只有B项符合题意,因为根据材料中的“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说明李贽的主张是不以孔子的言论作为判断是非的判断,即主张理性独立思想。
考点: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李贽的思想主张。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材料对所学知识的归纳分析能力,理清李贽的具体主张,明确他批判的是儒学的正统地位,强调理性独立思考,注意采用排除法。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观点或主张属于李贽的有(    )
①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之至论 ②“道”是世界的本源 ③倡导个性自由 ④主张男女平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提出“若使天下兼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的先秦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孟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