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7-07-27 19:44:5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在日记里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他产生“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
[? ]
A.政府实行实物配给制?
B.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
C.加入集体农庄,走上合作化道路?
D.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不同国家现代化道路的发展:斯大林模式、改革开放
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中期或者说末期的苏维埃社会,按照同等的标准,这个社会不是传统社会主义理论模式,但远不是那个时代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这乃是独特的、建筑在三个基本原则下的非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工业化、国家管理经济、社会主义国家。30年代的苏联通过农业集体化进而实现工业化,这是历史决定的必然选择,非如此,无法面临残酷的二战,无法使新生的苏联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生存下来。?
——摘自2008年《俄罗斯高中11年级历史教科书》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所说的“传统社会主义理论模式”和“那个时代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确切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改革20年后的小岗村可以形容为“江山依旧,旧貌犹存”。沈浩(小岗村前任书记)认为小岗村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大陆其他明星村的原因,正是当年的分田到户。小岗的土地分散,形不成规模,还是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只能解决吃饭问题,不能解决发展问题。中国现在发展得比较好的明星村都是靠集体经济壮大的。?
——摘自《中国农民调查》
(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18位农民签订秘密协议的根本原因和历史意义。根据材料二的文字材料和时代发展背景分析今天小岗村“江山依旧,旧貌犹存”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1989年,西方经济学家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和苏联东欧国家开出经济发展的药方,称为“华盛顿共识”(所谓“共识”是指所有国家都必须遵循的经济规律),主要内容包括全面私有化;采取激进的方式实现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取消民族国家,全面融入全球化。?
——张才国《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华盛顿共识”进行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我们既不能把书本上的个别论断当作束缚自己思想和手脚的教条,也不能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东西看成完美无缺的模式。?
——20012月18日年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4)结合人类现代化的发展历程,谈谈你对材料四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传统社会主义: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和货币。典型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私有制。
(2)?根本原因:人民公社旧(大锅饭、平均主义)体制严重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意义:揭开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原因:小岗村一家一户小生产模式的生产关系已经落后于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趋势;缺乏集体经济,在解决吃饭问题后无法解决发展问题。
(3)评析:?“华盛顿共识”存在极大的片面认识,一方面它是站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角度对世界复杂经济形势的认识,并不一定适合所有国家;另一方面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而非社会主义公有制造成苏联、东欧80年代发展陷于困境。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有利于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弊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但是任何改革只能结合本国实际,以渐进的方式推进,才能在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的同时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的新一轮扩张,取消民族国家、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必然给发展中国家主权带来巨大的挑战和压力;这一模式最终导致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
(4)理解:材料三的观点是正确的,由于每个国家历史和现实国情不同,只有结合实际选择符合自身的近(现)代化道路才能获得成功;并时刻注意改革创新。例如:美国的总统共和制道路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道路都获得了成功;中国照搬美国和俄国的革命经验都以失败而告终;东欧和俄罗斯运用“华盛顿共识”却导致了严重失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请看下图文字内容,其创作情景是


[? ]


A、南京国民政府统治黑暗。
B、俄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C、李大钊创立中国共产党,宣传社会主义。
D、胡适等人提倡新文学革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世纪20年代,有作家说:,重新组织俄国的商业,促使俄国大地开始复苏。
[? ]
A.十月革命胜利的作用?
B.“战时共产主义”的作用
C.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D.斯大林体制的作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新经济政策不是被“取缔”的,而是由于它能够承担如此沉重的任务被“压垮”了。“压垮”新经济政策的是?
[? ]
A.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武装干涉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C.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
D.苏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