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27 19:40:08
1、判断题 观察下图:
请回答:
(1)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有什么重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技和教育的关系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1983年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从国际国内、现实与未来的战略高度对教育提出了目标和要求,它为新时期教育改革确立了战略目标和正确方向,推动了我国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改革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
(2)教育是基础和保证,科技和生产的发展都离不开教育,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 ]
A、接管各级各类学校,复课开学
B、制定新中国的教育方针
C、学校要向工农开门
D、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中国完成这一“壮举”的主要举措是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长远看,要注重教育和科技……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
——邓小平
材料二 教育对提高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不断强化素质教育,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
——胡锦涛
请回答:
(1)“文革”后初期,最牵动人心、最能说明“把教育问题解决好”的事件是什么?起了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邓小平在教育方面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对教育发展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事件: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作用:使我国的高等教育迅速恢复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选拔和培养了大批人才,对我国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2)主要贡献:①“文革”后对教育拔乱反正,1977年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②主张优先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③提出“三个面向”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
(3)具体要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强化素质教育。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能反映中国已经进入改革开放时期的一组事物或现象的是
A.两弹一星、“三下乡”活动、义务教育、股票
B.上山下乡、扫盲教育、“双百”方针、互联网
C.科教兴国、城镇化、载人航天、流行服饰
D.股份制企业、样板戏、装修热、“教育大革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近现代史的阶段特征。两弹一星、“三下乡”活动是建国初的,“双百”方针是建国初的,样板戏是文革时期的,结合选项,排除ABD.所以选择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