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毛泽东、邓小平》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四)

时间:2017-07-27 19:32:0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我们开放了十四个沿海城市,都是大中城市。我们欢迎外资,也欢迎国外先进技术,管理也是一种技术,这些会不会冲击我们的社会主义呢?我看不会的,因为我国是以社会主义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很大,吸收几百亿、上千亿外资,冲击不了这个基础。吸收外国资金肯定可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补充,今天看来可以说是不可缺的补充。当然,这会带来一些问题,但是带来的消极因素比起利用外资加速发展的积极效果,毕竟小的多。危险有一点,不大。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4年6月30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三:在我国沿海建立了从南到北的包括2个直辖市、25个省辖市、67个县、约1.5亿人口的对外开放前沿地带,这对迎接世界经济重心向环太平洋地区转移,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将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经济体制十年》
材料四: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有上海,但那是一般化的。浦东如果像深圳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开发浦东,这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那是好多年以后,但现在就要做起。
——《视察上海时的讲话》(1991年1月28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五:开放不再是沿海地带的“特权”,从青藏高原到额尔古纳河,各地都在探索开放的适当形式。随着贯穿欧亚的第二座大陆桥在阿拉山口接轨,当年的丝绸之路再次成为经济往来的重要纽带。西藏同胞在通往尼泊尔、印度的大小山口摆起了货摊。它是西藏走出封闭、走向世界的起点。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表格中的空白部分应填写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指出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的目的。并说明外来资金、技术与社会主义建设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四,分析开发浦东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开放体系形成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②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2)目的:进一步扩大外资、引进技术,推进经济现代化。关系:可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补充,可能会带来一些暂时的消极影响,但整体而言是利大于弊。
(3)原因:促进上海的发展;促进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发展;促进金融发展;世界经济重心东移环太平洋沿岸的趋势日益明显;提升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
(4)体系: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毛泽东指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这一观点提出的相关背景是?
[?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
D.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世纪的中国百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人民经历了“醒过来——站起来——富起来”的三个过程。引导中国人民“富起来”的政策指导方针是
[? ]
A.一化三改造       
B.改革开放
C.市场经济?
D.国企改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毛泽东是一位杰出的共产党的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他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这对莫斯科来说纯属异端邪说,但毛自行其是,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了独立的军队和政府。”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毛泽东脱离了第三国际的领导
②新的革命策略没有遵守马克思主义优良传统
③新的革命策略指的是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④新的革命策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情的结合 
[? ]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歌曲能反映一个时代的心声。“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根据这首歌,回答下列问题:
(1)从大革命失败到开始长征,毛泽东探索出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使中国人民富起来,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在农村和城市进行了哪些卓有成效的探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毛泽东、邓小平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探索实来源:91考试 网践中,我们可以汲取哪些精神财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2)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创新的勇气和开拓的精神;注重国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