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7-07-27 19:29: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最大不同是
A.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B.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
C.注意经济方法在改革中的应用
D.对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了彻底的改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最佳选择题。注意混淆项A,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应该说是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一个不同,但它不属于改革本身,最大的不同应该是戈尔巴乔夫改革对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了彻底的改革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苏维埃采用的政策是

[? ]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1分)美国企业界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曾被称为“经营之神”、“牵运之神”的阿曼德·哈默在大学时就成为美国第一位在校的百万富翁,后成为美苏贸易代理人,与东西方政界的领导人都有深厚交情,在全世界享有盛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同题。
材料一:哈默的胆识受到了伟大领袖列宁的赞赏,但因为当时党内争论不休,在一片“宁可饿死不卖国”的声音中,列宁决定给哈默以特许经营权,并与哈默建立了一种不寻常的友谊。接着,哈默联络了福特汽车公司、美国橡胶公司、艾利斯—查尔斯设备机械公司等30多家美国公司共同与苏联做生意,他被推为这些公司在苏联的总代表。同时,在列宁的过问下,他还担任了苏联对美贸易的代理商,这使哈默在苏联的生意越做越红火。?
材料二:哈默一生中最活跃的时期却是1931年从苏联回美国后开始的。他认为赚钱的机会到了——他捕捉到一个准确的信息:罗斯福正在走向白宫总纯的宝座,如果他一旦当选,那么,1919年颁布的禁酒令将被废除。这将意味着全国对啤酒和威士忌的需求激增,酒桶的市场将会兰现空前的需求,而当时市场上却没有酒桶出售。哈默当机立断,立即从苏联订购了几船优质木材,在纽约码头设立了一座临时的桶板加工厂,并在新泽西州建立了一座现代化的酒桶厂——禁酒令废除之日,也正是哈默制捅公司的酒捅从生产线上源源不断地滚下之时,他的酒捅被各制酒厂用高价抢购一空!
材料三:1979年5月,8l岁的哈默应邓小平的邀请,成为第一个乘坐私人飞机访问中国的美国企业家。此后,美方石油公司与我国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经济合作协议。其中,年产1533万吨原煤的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是哈默与中国内地合作的最大项目,也是当时中国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

——石油大王哈默的资料故事简介(照片),由成功财富网提供!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列宁在一片‘宁可饿死不卖国’的声音中,列宁决定给哈默以特许经营权。”的原因。材科二中罗斯福为什么解除禁酒令?罗斯福的这种做法与当时的苏联有何相似之处?(6分)
(2)在材料三中,中国与哈默签署关于安太堡露天煤矿经济合作协议说明了什么?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列宁相比邓小平在对外经济政策上有何发展?综合上述材料哈默一生成功经商给我们什么启示?(7分)
(3)结合史实说明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征,并结合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的经济情况说明,二战后西方国家对生产关系的调整与罗斯福新政的相比发生的突出变化。(7分)


参考答案:(1)内战和外国的干涉使苏俄经济濒于崩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弊端显现,实行新经济政策。美国当时爆发经济危机,罗斯福实行新政。通过扩大内需,刺激消费,进而促进经济复苏和发展。相似:强化政府职能,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6分)。
(2)表明了中国坚定不移地执行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愿意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对外经济合作在对外经济上列宁提出租让制。 而邓小平提出必须大胆地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但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不能照搬。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为了国家利益可以互相借鉴经验和经贸合作。只要具有远见卓识,把握机遇,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建立广泛的人脉关系,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突破陈规,就能成功(7分)。(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适当给分)
(3)国家强力干预经济,照顾小生产者和贫困者的一些利益,以缓和生产和消费的矛盾,避免国有化。突出变化是国有化,经济计划,人民资本主义,社会福利制度。(7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斯大林模式”一词由西方学者首先使用,泛指所有“苏联式的社会主义体制”。戈尔巴乔夫改革前,苏联官方和学界从不使用这个词。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接过了这个词用以概括整个苏联70年的历史,并且说道:“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正在为自由的人们的公民社会所取代”。戈尔巴乔夫的上述言行

[? ]


A.否定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
B.消除了与西方国家的矛盾
C.预示了苏联国内社会转型
D.促进了苏联经济体制改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表是苏俄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不包括

[? ]
A.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提高了农产品产量
C.新经济政策符合俄国的国情
D.完成了农业集体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