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27 19:22:56
1、判断题 “文化牌”“文明牌”成为当前我国发展城市经济的名片,河南开封要发展原汁原味的宋代京城风貌,下列现象不合适的是
A.街道两旁商铺林立
B.居住区“坊”与贸易区“市”严格分开
C.在城内建立专门的娱乐场所:“瓦子”
D.建立一所供餐饮住宿的客店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坊”、“市”严格分开是唐代的历史现象,不适合宋代的京城风貌,故选B。A项正确,宋代打破了城市坊市的界限,街道两旁商铺林立;C项正确,宋代出现了专门的娱乐场所,以满足市民阶层的需求;D项正确,宋代出现了夜市,可以通宵营业。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有学者说过,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存在于农村经济上面,是农村经济专业化发展的结果。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整体特点是
A.农村经济仍然以自然经济为主
B.自然经济已退居次要地位
C.商品化趋势明显
D.市镇是进行农贸商品交换的场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题中材料:江南市镇、农村专业经济发展的结果等,可知农村商品化趋势明显。明清时期随着封建经济的持续发展,江南市镇大量涌现,商品化程度的提高推动了市镇的发展。故选C。A项明显不符合题意;B项错误,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D项材料并未体现。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汉唐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有了较大发展。汉代贯穿亚欧大陆的东西交通线的起止点是(? )
A.长安罗马
B.长安西域
C.广州天竺
D.广州大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汉代丝绸之路东起长安.向西直至欧洲的罗马帝国。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在)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发展的因素。”以下能够为这一论断提供依据的是( ?)
A.商人经商积累的财富主要用来买田置地
B.政府实行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
C.农民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商品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注意材料分析的是“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只有A项符合题干要求。地主商人经商积累的财富主要用来买田置地,影响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发展的因素”。B、C、D都是阻碍工商业发展的因素而非动机,故选A。
点评:中国古代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有:
①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仍居主导地位;
②官府的沉重剥削,导致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极其低下;
③清政府固守“重本抑末”的传统政策,打击压制工商业者;
④清政府长期闭关锁国,实行海禁政策;
⑤建立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陈旧落后的经济观念,使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在其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剥削体系中互相转化,很少投资于手工业。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唐会要》卷八六记载:“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唐朝人王建的诗《汴路即事》中云:“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对于这两则史料的分析,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①《汴路即事》中提到的“草市”是诗人想象的产物
②《唐会要》记载中的“市”应该是指“草市”
③《汴路即事》反映出唐代“草市”大多在水运方便之处
④ 两则史料相互矛盾,说明唐代“草市”存在与否仍有争议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草市自东汉就有,①错误;其命名用意,或说因市场房舍用草盖成,或说因初系买卖草料市集,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到唐代,其中一部分发展成为居民点,个别的上升为县﹑镇,④错误。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