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27 19:20:43
1、选择题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从其内容看是
A.程朱理学
B.阳明心学
C.经世致用思想
D.知识即美德
2、综合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
材料二 战国时期的孟子在回答梁惠王关于强国之道的求问时,指出:“地方百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三 西汉时期的董仲舒在回答汉武帝有关治理国家的方针大计的策问时,指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以矣。”
请回答:
(1)由材料一可知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什么?( 2分)
(2)据材料二指出孟子在政治上的主张有哪些?对此你是如何评价的?( (4分)
(3)概括材料三中董仲舒的主张。(2分) 分析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原因。(4分)
3、选择题 以下言论对应的学派依次是
①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②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③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④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A.法家、儒家、道家、墨家
B.墨家、法家、道家、儒家
C.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D.道家、法家、墨家、儒家
4、选择题 “中国古代山水画以自然而然合乎本性为美,在位置的经营上讲究‘留向’‘计白当黑”也是有无相生、虚实相象在艺术实践中的体现。”与上述绘画风格相关的思想应是
A.道家
B.佛教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5、综合题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1)依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思想主张。(2分)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
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2)上述材料反映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观点?(2分)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2分)此后儒学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3)到宋代,儒学发展成为 (1分),对这一发展起了突出作用的代表人物有 、 、 、陆九渊。(3分)
材料三 读图。
(4)从材料三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2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