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商业的发展》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7-07-27 19:13:0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随着商业的发展,唐朝在货币和金融方面有重要的进步,主要表现在:
A.唐玄宗整顿币制发行开元通宝
B.开元通宝的发行和柜坊的出现
C.政府设置官员管理货币存放和借贷事务
D.邸店成为我国最早的金融机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不对,开元通宝是唐高祖李渊时期发行;C不对,D不对,邸店为唐代以后供客商堆货﹑交易﹑寓居的行栈的旧称。亦称“邸舍”﹑“邸阁”﹑“邸肆”﹑“邸铺”、“塌坊”﹑“塌房”。“邸”原是指堆放货物的货栈﹐“店”原是指沽卖货物的场所。因此选B,开元通宝的发行有利于货币统一,柜坊是由邸店衍生出来的,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比欧洲早几百年。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烟花三月下扬州”,春天正是踏青游玩的好时机。假如你和你的同学穿越时光隧道来到了唐朝时期的扬州,你们会看到或遇到? (  )。
A.大街小巷商店铺席连绵不断,街道两边建有会馆
B.在某一商店,你购买了一件精美绝伦的青花瓷
C.张老板又新购买了几十台织机,机房规模扩大了
D.乘船在运河游玩,品尝当地小吃,欣赏两岸繁华的商业景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注意题干时间要求是“唐朝”,A、C两项是明清时期;B项最早可能是元代;唐朝时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商业发展。故选D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是我国古代经济史上的重大变化。下列赋役制度适应了这一变化的是
A.相地而衰征
B.租庸调制
C.方田均税法
D.一条鞭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31分)安徽省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徽商、徽学及小岗村名闻天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徽州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处,位置上占有一定的优势。然而在农耕文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山多地少的环境无疑是一种劣势。历史上,徽商一次次地从这里别离家乡:“过山又过岭,一脚到杭州。”
徽商以儒商自居,经营致富后常常资助家人读书,据“中国第一状元县”《休宁县志》载:“明代徽州56万人口,书院多达54所。中国总计800多位状元中19位产生于休宁。”这些徽州人考取功名后,往往知恩图报,庇护徽商。?
—一摘编自纪录片《徽商》
材料二?程颢、程颐和朱熹的祖籍均在徽州歙县篁墩,故徽州被称为“程朱阙里”。从南宋前期至清乾隆年间,他们开创的经典理论在徽州维系了600多年,对徽州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宋元明三代,徽州出了不少民族志士,表现了坚贞不屈的气节,与这一理论密不可分。但是,这一理论讲究忠君孝亲、男尊女卑、丧制礼服、修祠续谱、建坊树碑等,致使大批的“贞女烈妇”、“孝子贤孙”为传统礼教而殉身,在程朱桑梓之邦又结出了许多恶果。同为徽州人骄傲的胡适及其战友为此进行了猛烈批判。?——摘编自《徽学研究》
材料三?小岗村的传奇人物严俊昌这样口述自己经历的那段历史:“从1959年,我们这里就有饿死人的事情了……我再三考虑,究竟小岗走什么路能行?怎么救自己的命?我去找村子里几个灾荒年没有饿死的老头子。……当时有不少人咳得吐血,我也咳血,一咳嗽就吐血。他们讲,都饿得吐血了,要活命,只有分田到户。……”
当前口述历史方兴未艾,史学界有这么一种看法,认为口述历史是不能用的:人都有一种表演欲,这样说出的话,是很难作为依据的;有很多话不敢说,或因多种原因不愿回忆;时间久了,往往出现记忆性错误。……?
——摘编自《口述历史》第二辑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徽商兴起的条件,分析与“状元”相关的选官制度的优越之处及在这一制度影响下徽州人对经商、读书、做官三者之间关系上的认识。(14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指出程颢、程颐及朱熹等人开创的“经典理论”是什么及其对徽州社会文化产生的双重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胡适及其战友进行的“猛烈批判”及其重大价值。(10分)
(3)依据材料指出小岗村村民开创的农村经济制度,分析口述历史具有的优势及其局限性,谈谈你对如何克服这些局限性的看法。(7分)


参考答案:(1)条件:地理位置优越,毗邻经济发达的苏杭地区;山多地少,受生计所迫。(学生如答出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徽州人们的吃苦耐劳,勤俭、谦让、诚信的优良品质(即徽骆驼精神)等相关内容也可酌情给分,4分)
优越之处:科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4分)
认识:经商收入可以为读书创造条件;读书可以实现做官的梦想,做官后的读书人对徽商可以提供庇护。(意思相近即可,6分)
(2)经典理论:宋明理学(或程朱理学、新安理学)。(1分)
双重影响:宋明理学对形成徽州文化中坚贞不屈的内涵,孕育众多的民族志士及国家有用之才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理学推崇的纲常名教又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造成了许多不良后果。(不必拘泥于字句表达,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4分)
猛烈批判:胡适及其战友开展了新文化运动,对封建礼教等旧道德进行了猛烈抨击。(2分)
重大价值: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使中国知识分子受到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3分)
(3)制度:家庭承包责任制。(2分)
优势:表述具体、生动;当事人叙述,具有较高真实性。(2分)
局限性:主观色彩浓厚;受生活环境的制约;记忆错误导致不实。(2分)
局限性的克服:利用文献、实物等资料加以考证。(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唐朝前期的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下列可以作为直接证据的是
A.“十家之聚,必有米盐之市”
B.“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C.“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复张晓市”
D.“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AC反映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这是在宋代开始;B不对,草市在东晋南朝时期出现,而且是指农村集市;D符合题意,反映唐朝时期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仍有严格限制。
点评:宋以前: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特点:设置在县治以上的城市;市、坊严格分开;官府设市长和市令管理;有严格的时间、地点限制。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