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启蒙运动》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二)

时间:2017-07-27 19:06:2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中国古代传统的民本思想与西方近代民主思想有很大区别,造成区别的根源是
A.经济基础不同
B.政治制度相异
C.阶级利益有别
D.地域环境差异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运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理解根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26分)在中美两国长期交往的历史中,两种对立的中国观在美国交替出现。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784年以前,美国与中国没有直接往来。尽管美国人对中国非常陌生,但也还大致形成了对中国的初步印象,把中国看成一个文明礼仪之邦,表现出尊敬和羡慕,这一时期美国人的中国形象是积极和美好的。1784年“中国皇后号”来华后,美国人开始有机会亲眼目睹中国的“庐山真面目”,他们发现眼见的中国与耳闻的中国相去甚远,顿令第一批美国商人产生一种失望感。
材料二:我们有像中国那样忠诚的战友,它有着取之不尽的人力资源……。中国依靠其吃苦耐劳、足智多谋的人民,将十倍地报偿我们以前给它的援助。……。长期以来一直备受美国蔑视和施舍的中国迎来了最佳时光……。其影响至今仍清晰可见。
材料三:伴随着朝鲜战场烽烟四起,成吉思汗的好战形象重新在在美国人脑海中浮起中国被视为莫斯科的“傀儡”和忘恩负义的“侵略者”。中国在美形象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皆据王立新《试论美国人中国观的演变(18世纪~1950)》
阅读材料一,指出1784年以前美国人可能通过哪些渠道了解中国。“中国皇后号”来华后,中国社会的哪些现象可能“令第一批美国商人产生一种失望感。”?(8分)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时期美国人的中国观?简要分析这一时期美国人的中国观形成的原因。(6分)
(3)阅读材料三,指出这一时期美国人的中国观,并简述其形成的历史背景。(8分)
(4)谈谈你对“美国人中国观”的认识。(4分)


参考答案:
(1)因素:中国的商品,如瓷器、丝绸、茶叶等;来华的欧洲旅行家、传教士或商人;启蒙思想家涉及中国的作品。(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现象:闭关锁国政策;官僚腐败;天朝上国的观念;中国人的某些习俗和信仰等。(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或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时期)。
原因:太平洋战争爆发,共同抗击日军;中国抗战有力支持了美国;中国政府的亲美政策;抗战中中国军民表现出的优良品质等。(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形象:莫斯科的“傀儡”;忘恩负义的“侵略者”。(4分,每点2分,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背景:美苏冷战;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朝鲜战争爆发,中国抗美援朝等。(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4)按以下层次评分:
第一层次:美国人的中国观是不断变化的。(2分,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第二层次:美国人的中国观变化的原因不主要取决于中国,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的现实需要。(1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第三层次:对美国人的中国观进行简要评价。比如,美国人的中国观具有明显的主观性和片面性。(1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这一时期美国人的中国形象是积极和美好的。1784年“中国皇后号”来华后...顿令第一批美国商人产生一种失望感”提供的时间线索,再结合这一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特征,即可简要说出可能“令第一批美国商人产生一种失望感。”的现象。
根据材料二“我们有像中国那样忠诚的战友,它有着取之不尽的人力资源……。中国依靠其吃苦耐劳、足智多谋的人民,将十倍地报偿我们以前给它的援助...”反馈的关键信息,最符合中国的抗日战争时期。根据材料“我们有像中国那样忠诚的战友...中国依靠其吃苦耐劳、足智多谋的人民,”和所学的二战进程,即可说明此时美国人的中国观形成的原因。
首先应该根据材料三“伴随着朝鲜战场烽烟四起...被视为莫斯科的‘傀儡’和忘恩负义的‘侵略者’”,即可指出这一时期美国人的中国观。根据题目提供的时间是朝鲜战争,结合当时的国际背景即可说明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4)对“美国人中国观”的认识可以从纵向时间轴的角度得出结论,或者对其进行客观性、全面性的评价均可。该类题,建议学生一定要动手去写,不要空着,只要写了内容,老师会酌情给分,否则一定是零分。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卢梭说:“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绝不是出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上的。”这句话体现的观点是
[? ]
A.自然权利说?
B.社会契约论
C.公共意志论?
D.三权分立学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谈及孔子的思想时说:“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的与物质的世界。”伏尔泰称孔子的学说为“新的精神世界”的主要原因是他认为中国儒家文化的精神
A.有利于摧毁基督教的精神枷锁
B.有利于建立开明的君主制度
C.有利于订立完备的社会契约
D.有利于建立代议制政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到:“卢梭的棺木中伸出的一只手,握着一支火焰浓烈的火把。这支火把很快就点燃了巴黎乃至世界”,对这句话最为准确的理解是
A.卢梭领导了法国大革命,对世界影响深远
B.卢梭的思想成为包括法国在内世界各国革命的理论武器
C.卢梭的自由、民主理念,推动了各国的改革
D.卢梭的思想影响深远,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