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7-07-27 18:50:1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某文章在分析当今国际格局时采用了一个示意图,该图反映了当今世界格局“一超多强”的趋势,天平的一边如果是美国,那么另一边应是(  )?
A.日中俄印          
B.法德英日
C.欧日俄中         
D.亚非拉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强化,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 “一超”是指美国是超级大国而“多强”是指欧盟,日本,俄罗斯和中国,所以答案选C,A B D三项说法不符合上述史实。
点评:战后世界格局经历了两级格局的严重冷战对峙,苏联解体后的局部地区的激烈冲突,以及当前多极化趋势发展日益深化等阶段。从中不难发现,和平与发展仍将是此后世界发展的主题,但局部冲突难以避免,世界多股力量的对比和分化组合尚在变动之中。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63年,肯尼迪曾在柏林墙下演说,“自由有许多困难,民主亦非完美,然而我们从未建造一堵墙把我们的人民关在里面,不准他们离开我们。”下列对柏林墙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联邦德国修筑柏林墙是防止民主德国人逃入
B.柏林墙是美苏冷战的标志性建筑
C.柏林墙的修筑标志着德国分裂
D.这标志着美苏对峙加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柏林墙是二战后,民主德国在己方领土上建立的围墙,目的是阻止东西柏林之间市民的往来和西方势力的渗透。柏林墙是二战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共同点是
A.都是由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B.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
C.政治经济一体化集团
D.代表不同意识形态的大国集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冷战时期这两大军事政治组织分别是美国和苏联控制的军事政治组织。C选项很明显是错误的。北约成立的初衷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对抗苏联社会主义国家集团而建立的军事联盟。它是直接以对抗苏联为目的的。华沙条约组织则是苏联针锋相对的产物,不是为了什么政经一体化,C可以排除;B不对,苏联等国不是帝国主义国家;D不对,美苏之间主要是国家利益的对立,意识形态是次要的。
点评:美苏争霸及美苏关系的发展变化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区域之一。从命题的形式看,多与两极格局的发展变化、美苏战略调整等内容相联系,且往往通过设置材料新情景的方式进行考查。与当今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也是特点之一。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其“火药味”的表现是
A.朝鲜战争
B.海湾战争
C.美国轰炸南联盟
D.北约轰炸利比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材料
结论
A
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
亚非拉国家在美苏对峙中保持中立
B
1967年,欧共体成立
美、日、欧三足鼎立形成
C
1991年,苏联解体
两级格局最终瓦解
D
2001年“9.11”事件
美国操纵联合国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91年苏联的解体使世界的政治格局发生变化,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因此选C.
点评:本题也可用排除法,A不对,不结盟运动表明亚非拉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美苏对峙中采取中立政策,但不能说没有加入不结盟运动的亚非拉国家也是如此;B不对,欧共体成立表明西欧崛起,但不能证明美、日、欧三足鼎立形成;D不对,“9.11”事件反映的是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威胁。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