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27 18:50:12
1、判断题 材料一? 1969年7月2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阐述了他的亚洲政策:美国将恪守对亚洲盟国的条约义务,同时希望由亚洲国家自己来承担国内安全和军事防务责任,除非存在某个核大国的威胁。这一政策后来被称为“尼克松主义”,其要点是美国准备从亚太地区收缩力量。
(1)二战后,美国以世界霸主自居。为什么此时美国能恪守对亚洲盟国的条约义务?(3分)
(2) 尼克松主义是美国战后对外战略的一次重大调整,其基本倾向在于收缩美国的海外势力,收缩的重点是亚洲。那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亚太地区收缩力量的表现。2分
材料二?《时政评说》:“‘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依仗自己的实力与地位,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准绳、以北约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单极世界……因此,‘多极’与‘一极’之争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尚需待以时日,多极化作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将在曲折中取得发展。”
(3)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变化?(1分)
(4)“‘冷战’结束后,美国能否建立一个单极世界?为什么?(3分)
参考答案:(1)美国实力削弱;苏联实力增强;西欧、日本经济实力增强。3分
(2)1973年美军从越南撤退;70年代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推行对苏“缓和”外交(转攻为守)。(任答二点)
(3)“一超多强”。(1分)
(4)不能。因为经济力量多极化决定政治力量的多极化(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国际政治民主化趋势日益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潮流。(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史学家甲:“美国企图保障其在全球的贸易利益,是冷战最主要的起因”;史学家乙:“冷战应归咎于美苏双方的误解与反应,两方都应对冷战负责”。以下选项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恰当的是
A.史学家甲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分析历史
B.史学家乙应用整体史观诠释历史
C.两位史学家分别代表不同国家的利益
D.两位史学家分析视角有较大不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史学研究的掌握能力。材料中““美国企图保障其在全球的贸易利益,是冷战最主要的起因””的信息说明甲是从美国霸权主义视角分析,而“冷战应归咎于美苏双方的误解与反应,两方都应对冷战负责”是从意识形态视角分析,说明二者分析视角不同,故本题选择D。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3分)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相比,最重要的区别是什么?导致这一区别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2)材料三显示出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变化?(2分)
(3)材料三所示的世界政治格局是如何形成的?(5分)
参考答案:(1)材料一是一战和欧洲各国领土变化图,材料二是二战后欧洲形势变化图。两幅图最重要的区别有二:第一,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体系转变为以美国和苏联为中心的世界格局;第二,一战后是欧洲独霸天下,但二战后形成了美苏两极(或北约,华约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3分)
原因:二战改变了国际力量的对比,欧洲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而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成为唯一能与之抗衡的大国。(3分)
(2)由原来的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世界五大力量相互制衡。(2分)
(3)(共5分,答五点即可)
①20世界70年级以来西欧、日本崛起,资本主义阵营分化。
②中苏关系破裂,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③新兴民族国家掀起“不结盟运动”,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④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迅速上升
⑤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两极格局瓦解,美国独霸。
⑥俄力斯致力于恢复大国地位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11年5月1日深夜,“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许多国家发表声明,对此表示支持,并强调世界各国应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由此可以看出
A.反恐斗争有赖于国际社会的合作
B.恐怖主义成为全球化的主要障碍
C.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由此被铲除
D.拉登已被击毙,恐怖主义不再是国际社会的公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许多国家发表声明,对此表示支持,并强调世界各国应共同打击恐怖主义”说明恐怖主义是国际社会的毒瘤,国际社会联合有赖于反恐的进行,故本题选择A。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二战后期,在联合国的创立过程中,美国总统罗斯福极力支持中国的原因在于
①对苏联政府的强烈要求作出的妥协?②认识到美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依赖性
③希望中国成为制衡苏联的重要力量?④肯定中国对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贡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国家政策的制定都是以本国利益为出发点,解答本题须知从美国角度去分析美国政策制定的原因。组合型试题,采用排除法。①说法与史实不相符,排除ABC项;中国战场牵制了日军主力,太平洋战场对日作战对的胜利对中国战场具有很大依赖性,②正确;反法西斯战争使美苏联合,然两者有着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差异,③正确;中国牵制了日军主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从联合国的创立背景与目的分析,④正确。故正确选项为D,ABC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