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7-27 18:35:5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丘吉尔1946年3月在富尔顿发表的演说
材料二 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
1949年4月,为实行集体“防御”,美、加及欧洲十国成立军事组织。
——《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三 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一缔约国应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的权利,个别地或通过同其他缔约国的协议,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
——《华沙条约》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指出,在杜鲁门主义的影响下美国又采取了哪些对抗性措施,其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说明华沙条约组织的性质。其建立有何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国际关系格局发生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事件:“铁幕演说”。影响:号召西方国家联合起来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是“冷战”开始的信号。
(2)措施: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领导成立北约组织;苏联组建“华约”组织。(答情报局、经互会亦可)
结果:两极格局形成。
(3)性质:是一个对付来自欧美资本主义威胁的防御性组织。意义:对于确保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安全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标志着欧洲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对峙局面的出现。
(4)变化: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被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所取代。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下图是一幅标题为《最新型美国汽车》的政治漫画。它讽刺的是

[? ]
A.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对欧洲国家提供贷款
B.二战后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
C.二战中,美国对苏联提供援助
D.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美国牢牢主宰着世界经济霸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普京谈到柏林墙时表示,人类历史上有过很多种阻挡工事和分界线,其中最有名的是中国的万里长城“她为什么能够屹立成百上千年?因为她保护了人民,而柏林墙却分离了人民。”下列对长城和柏林墙命运不同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
A、都是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产物?
B、中国的万里长城因是民族象征而闻名?
C、柏林墙因象征“冷战”而令人痛恨?
D、普京比较两者的用意在于重视民心所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图显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欧洲国家经济援助状况。这一状况反映了

[? ]
A.受援国已经成为援助国的经济附庸
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国际化空前加强
C.意识形态成为能否提供援助的前提
D.援助顿多寡取决于是否为战时盟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马歇尔在提出的“欧洲复兴计划”时宣称:我们政策的目的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所谓“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是指?
[? ]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体制 ?
C.国家强力推行的社会福利制度?
D.世界市场的自由贸易制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