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7-27 18:04:0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进程中出现过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标志这一局面结束的事件是

[? ]


A.二月革命的爆发
B.《四月提纲》的提出
C.七月事件的发生
D.十月革命的胜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某评论曾对一位大国政治领袖做出这样的评价:和那些最终成为“胜利者”的“领袖”、“导师”、“舵手”、“伟人”们不同,他的马克思主义手电筒不是只照着别人,而是照向自己。他要给人们自己选择自己政府的权力,自己却无可奈何地失掉了权力;他要给人民以说真话的自由,自己却从被讴歌的领袖变为被咒骂的罪人;他要让人民知道这个世界的真实状况,自己却因为打破了多少年来约定俗成的规矩而失掉了特权;他要给人民拥有自己财产的权利,自己却沦落到靠卖书和演艺谋生……这位政治领袖是
A.马克思
B.戈尔巴乔夫
C.丘吉尔
D.赫鲁晓夫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苏联解体后,美国为首的西方曾为此而弹冠相庆。历史上,苏联模式曾经促使苏联快速发展,成为与美国鼎力的世界超级大国。以下关于苏联模式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苏联模式帮助苏联成功抵抗了纳粹德国的进攻
B.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过度的军备竞赛
D.农业落后,也未能实现工业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斯大林模式,即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斯大林时期高速发展工业,在1937年曾今是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可见其工业化水平很高,所以D项错误,BCA描述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苏联在实施斯大林经济模式时,实行了居民证制度。只给城镇居民发放居民证,农民没有居民证。没有居民证和其他有关证明文件,苏联公民是不能异地流动的。这一制度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A.服务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B.强化城市政权便于镇压反革命
C.实行劳动力的计划管理
D.杜绝城乡人口的流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据材料“农民没有居民证……不能异地流动”说明苏联希望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发展农业生产以支援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生产,故选A项。B项错误,材料中的做法与镇压反革命无关;CD项错误,都属于手段,而不是目的。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的退却”,暂时的退却是指
[? ]
A.利用商品和市场,部分恢复资本主义
B.恢复资本主义制度
C.取消余粮征集制
D.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