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主要经济政策》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7-07-27 18:01:0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关于“地丁银”的解释,最准确的是
A.取消人头税,只征土地税
B.田赋和丁税,均只收白银
C.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赋税
D.按人口和土地的多少统一征收白银



2、判断题  明朝政府多次在全国丈量土地,登记每块土地的面积、地形、四至及田主姓名,编制图册,史称“鱼鳞图册”。明朝政府编制“鱼鳞图册”的主要目的是
[? ]
A.便于限制土地兼并?
B.便于分配土地
C.便于征收赋税?
D.便于奖励垦荒



3、判断题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控制自耕小农,据以征收赋税、调发力役,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在此之前,历代的赋税征收,或据田亩,或按人口,或据户头,收取粮食、丝绢等实物,有时亦收取钱币,名目与内容时有变化,税额也各有不同,但无不以个体农户为基础。清查户口、人丁,尽可能抑制豪强兼并土地,防止自耕小农破产,均是历代一以贯之的政策。两税法实施后的一千多年中,按资产收税,收取货币,成为赋税变化的主流。这也是明代“一条鞭法”、清代“摊了入亩”等制度的主要内容。土地占有量是核定资产、征收赋税的首要依据,土地兼并不再是政府关注的主要问题,对土地实际占有状况的清查与登记成为政府经济管理的重要活动。
——据李剑农《中国经济史稿》等
材料二

材料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今年在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标志着在我国实行了长达2600年的这个古老税种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
一一摘自温家宝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2006年3月5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税法实施前后中国古代赋税征收的特点及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50--1965年我国农业税占农业实产量比例的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取消农业税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收获谷物)以资商,
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段话反映的经济思想是
A.重农抑商
B.重商抑农
C.农商皆本
D.农商并重



5、判断题  下列有关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扼杀了商业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
B.使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得不到正常的发育
C.是强调发展农业、手工业,限制商业的发展政策
D.这一政策自战国开始出现后在有些朝代有过松动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