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明治维新》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九)

时间:2017-07-27 17:53:1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意味着东欧国家
A.开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B.被纳入了苏联的战略轨道
C.开始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D.建立了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列明治维新措施中,动摇和瓦解了幕府统治基础的是
A.废除买卖土地禁令,承认土地私
B.废藩置县,剥夺旧统治阶级特权
C.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D.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4年,当他(美国海军准将马修·佩里)再次来到日本时……日本人被迫让步,于3月31日签订了《神奈川条约》……并于1856年签订了《通商条约》……这一系列条约在西方世界并没有引起极大的关注。但对日本来说,它们却是其历史的巨大分界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 20年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三 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是,在最近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理解为一次 “明治革命”;而另二.些学者则提出“明治中兴”的解释。
请回答:
(1)为什么说“这一系列条约……对日本来说…… 却是其历史的巨大分界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向西方学习过程中体现出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所学知识,谈淡你对材料三中其中一种观点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日本明治维新给我们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打破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局面。
(2)有选择、有侧重地向西方国家学习;向西方学习的规模大、领域广、进步快;直接吸收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3)改革说:明治维新由天皇主持,自上而下完成,日本由此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革命说:明治维新是在武装倒幕的前提下进行的,它确立了以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中兴说:维新前,日本遭受外来侵略,天皇被幕府架空;维新后,天皇重掌朝政,促进了经济发展,维护了民族独立。
(4)应坚决反对外来压迫;改革者要有魄力;改革应顺应历史潮流;既要重视经济、政治、军事改革,又要重视文化教育改革。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美国学者E·布莱克说:“虽然搞现代化比较早和比较晚的国家的前提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的前提都是十分相似的。”工业革命以来,中国、日本等东方国家“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相似“前提”是指
A.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B.外部世界的冲击与挑战
C.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传入
D.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兴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9世纪中后期,中国、日本等东方国家都是在遭受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下开始了现代化历程,B项正确;A、C、D是“参加现代化行列”的表现,不是“前提”,均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津条约》第50款条文规定:嗣后英国文书,具用英文书写,仅在三年之内,可以附有汉文配送。这样的条件下设立的新式学堂创设之初是为了解决清政府需要“通事”和“译员”的当务之急,在此目的下京师同文馆的课程侧重于“西文”和“西艺”,并采用西方的教学制度,实行了分年课程和班级授课制。洋务派所兴办的新式学堂都由于洋务派官僚在进行洋务实业运动过程中根据需要而设立,由各地方政府官僚进行管理,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模式,经费由地方政府官僚自行解决,中央政府没有形成统一的经费保障政策,这就使得经济落后的地区,新式学堂难以设立,并且所设立的学堂规模也较小。
材料二? 1871年,明治政府创设文部省。1872年,制定出《学制》。《学制》第一章至第七章将全国划分为八个大学区,每区设一所大学,每一大学区分为32个中学区,每中学区设中学一所,每一中学区分为210个小区,称为小学区,每一小学区设小学一所。第五十二章规定,学生如缴纳学费有困难者,可以借贷,但学成后要分期偿还或出具保证书,以为官方义务供职的方式偿还(离校5年后分期偿还,如因病死亡则免还),这就给贫困学生就学提供了经费的保障,有利于普及教育的开展。明治维新教育改革重视对儿童文化教育,使得小学入学率迅速上升。1873年,小学入学率为28.1%,1899年达到70%,1905年达到96%。1907年,虽然把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到六年,入学率并没有因此下降,而是上升到98%,1925年,更达到99%,几乎是百分之百。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胡茂波《洋务教育改革与明治维新教育改革之比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洋务教育的主要特点。(9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7分)


参考答案:(1)特点:适应列强侵略需要;培养实用人才;学习西方教学制度;自筹经费、模式自主。(每点三分,四选三,总分不能超过9分)
(2)指导思想:发展大众教育(国民教育)。(3分)
意义:提高了国民素质;为日本崛起和社会进步培养了人才。(4分)


本题解析:(1)特点: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一概括”。所以从材料一中的“新式学堂创设之初是为了解决清政府需要‘通事’和‘译员’的当务之急”、“新式学堂都由于洋务派官僚在进行洋务实业运动过程中根据需要而设立”、“采用西方的教学制度,实行了分年课程和班级授课制”、“由各地方政府官僚进行管理,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模式,经费由地方政府官僚自行解决”等信息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2)指导思想: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二概括”,根据材料二中的“给贫困学生就学提供了经费的保障,有利于普及教育的开展”、“明治维新教育改革重视对儿童文化教育,使得小学入学率迅速上升”、“把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到六年”等信息可以知道其特点是发展大众教育(国民教育)。意义:结合大众教育思考可以知道这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和为日本崛起、社会进步提供人才是有积极意义的。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