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7-07-27 17:48:2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马克思赞誉穆罕默德·阿里为“唯一能用真正的头脑代替讲究的头巾的人”。
材料二?在我第二次(1833~1835)访问埃及时,农村中体格健全的人已经少见,不是缺一两颗门牙(这样就无法咬住子弹)或断一节手指,就是少一只眼睛或双目失明,这样可以不被征召入伍。
——英国旅行家兰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讲究的头巾”喻指什么?应怎样理解马克思的这句话?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当时埃及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穆罕默德·阿里的看法。


参考答案:(1)“讲究的头巾”喻指奥斯曼帝国。马克思这句话主要说明穆罕默德·阿里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包括以下几点:①推行改革,加强国力,巩固了中央集权,奠定了近代埃及民族国家的基础。②发动对外战争,建立帝国。③客观上促进了埃及的发展,推动了埃及历史发展的进程。④促进了埃及思想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2)原因:为了壮大军事力量和进行对外战争,穆罕默德·阿里向埃及人民征收苛重的赋役,并采取强制手段,让人民参军,给埃及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3)穆罕默德·阿里推行改革,在实现国家统一、发展经济、促进文化繁荣等方面起了进步作用,并在客观上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他发动的对外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归纳、分析和评价能力。第(1)(2)题注意材料的把握和运用,第(3)题注意结合所学内容进行评价。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措施中大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措施是
[? ]
A.在中央设立咨议会
B.设立专门机构管理农业
C.改革土地制度和税收制度
D.大兴土木工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阿里推行的土地改革产生了重大的历史影响,但不包括

[? ]


A.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B.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大发展
C.推动了埃及新兴地主阶级的形成
D.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意义包括(  )
①奠定了近代埃及民族国家的基础 ②提高了埃及社会生产力 ③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 ④客观上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 ⑤巩固封建统治和对外扩张?⑥由于封建统治本身的弊端,加上欧洲列强的于涉,最终失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④
D.①②③⑤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的能力。⑤与史实不符⑥是失败的原因,不是意义,故A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撕掉伪装面孔于1840年7月直接出兵干涉,结果穆罕默德·阿里被迫屈服……这就使得主要建立在军事供应基础之上的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埃及工业几乎全部破产……,由于现代化内在条件不成熟,它根本未能触及埃及传统深厚的社会基础,使得现代化看来成为一场更为纯粹的移花接木式的西方化运动……从农村里征调大量农民作工厂工人以及召集农民进行公共工程建设和服兵役……采用政府垄断专卖制度进一步损害了农民和农业的利益……工厂的那些管理人员大多数是领薪俸的政府官吏,对于所干的工作既无知又缺乏热情。除了外国专家外,只有极少数技术人员掌握了新的机器生产和修理技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些进口机器是新奇而珍贵的,机器一旦损坏,就形同废铁。
——摘编自王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埃及早期现代化》
材料二 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列宁《评经济浪漫主义》(《列宁全集》第二卷第105页)
(1)依据材料一,概括阿里改革失败的原因。(10分)
(2)依据材料一,谈谈你对材料二的理解。(5分)


参考答案:
(1)原因:英国殖民干涉;没有触及传统社会基础;只限于器物层面西化;损害农民和农业利益;缺乏管理和技术人才。(10分)
(2)历史进步性:创建近代军事工业,推进埃及军事人才技术等方面进程。(5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从材料一中 “英国撕掉伪装面孔于1840年7月直接出兵干涉”“ 未能触及埃及传统深厚的社会基础”“使得现代化看来成为一场更为纯粹的移花接木式的西方化运动”“ 采用政府垄断专卖制度进一步损害了农民和农业的利益”“只有极少数技术人员掌握了新的机器生产和修理技术”等文字信息来归结改革失败的原因。第(2)问解题关键要理解材料二的内涵,材料二中列宁的观点是评价历史功绩从要创新的角度来判断,从材料一中找出与材料二观点一致的信息,从材料一中“主要建立在军事供应基础之上的以军事工业”以及人才管理等近代化视角来分析概括。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