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练习版)(三)

时间:2017-07-27 17:48:0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我国隋唐时就已发展起来的集市贸易,在建国后一度销声匿迹。但在1962年到1965年,城镇中重现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
A.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B.农村中的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C.农村中的“左”倾错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纠正
D.对国民经济的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说明从1962年到1965年,中国大陆农村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商品买卖,这主要是为了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对农村生产力的造成的严重破坏,答案选C,A B D三项不符合这一时期农村社会发展的史实。
考点:建国后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点评:建国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是高考中的常考点,内容包括国民经济的恢复,社会主义改造的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尤其是第三项内容又可分为三个阶段:1956~1966年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的巨大破坏和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阶段特征在学习中必须牢固把握。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新中国成立后,在工矿企业进行的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主要是为了
A.清除反动分子和封建残余
B.改善工人的生产劳动条件
C.改革不合理的生产关系
D.促进实现生产技术现代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要求确认建国初期在工矿企业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可用排除法解答。A选项是民主改革的内容而非目的;B、D选项吃虽然是改革的目的,但不是主要目的,民主改革废除压迫工人的旧制度,生产改革废除旧的生产管理制度,这些均属于“改革不合理的生产关系。”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田汉诗云:“枝干横斜叶半黄,漳州炉焰对斜阳。炼钢何惜相思树,一寸相思一寸钢。”对于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是
A.颂扬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的巨大成就
B.反映了大跃进时期违背客观规律对环境的破坏
C.反映了人民群众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大跃进运动中
D.展现了十年探索时期我国钢铁丁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是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炼钢何惜相思树,一寸相思一寸钢。”反映的是大跃进时期对环境的破坏。所以选B。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A.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后
B.文化大革命结束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中国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的重要创举是
A.动员农民参加高级农业合作社
B.动员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赎买政策
D.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同时进行改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在改造的过程中,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个创举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