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27 17:43:18
1、判断题 日本人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那么,欧洲近代化进程首先进行的是( ?)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C.因信称义
D.斯多亚学派提倡“人生而平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史料及知识的运用能力,由材料中的“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可得出欧洲文明首先是“变革人心”即人的思想,又由“欧洲近代化”可得出其进程首先从文艺复兴与启蒙思想开始,据此可知B符合题意,而ACD不合题意,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图是位于日内瓦的卢梭岛,中间的标识部分是卢梭雕像,雕像基座上刻着“日内瓦公民——让·雅克·卢梭”,这是为了纪念卢梭在哲学史上和革命史上的伟大贡献而命名和设立的。卢梭思想中的最核心部分是
位于日内瓦的卢梭岛及卢梭塑像
[? ]
A.天赋人权说
B.社会契约论
C.三权分立说
D.人民主权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文主义者歌颂世俗,蔑视天堂,攻击禁欲主义,背弃来世观念,放眼现实世界。
------刘明翰《世界通史。中世纪卷》
材料二 18世纪,牛顿的学说通过伏尔泰传播到了法国,从而使法国人首次感受到牛顿思维的优势。牛顿的学说证实了在客观真理的探索中,最可靠的是人的理性,而非信仰。牛顿的理性精神对法国的人文及其他众多学科产生了巨大冲击。
------《牛顿引力理论给法国带来的冲击》
材料三?西方从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教会神学,其内容不是关于这个世界的问题,而是关于另一个世界的问题,身后世界的问题。任何神学的东西,只要人的思维世俗化了,理性觉醒了,那么神学的东西不管多么貌似强大,都是不堪一击的,非常脆弱的。在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君权是世俗权力,管辖世俗界,教权是精神权力。一个封建君主如果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就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西方封建时代并无近代意义的立法概念,法律是古老的习惯法。所谓习惯法,就理论上讲,就是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
材料四?儒家的圣贤主张经世致用,相信可以把现实世界治理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秩序的,合理的世界。正因这样,儒家经学对我们的社会影响之深,力量之韧是罕见的。封建时代中国的皇帝,既是君,又是圣,君神合一。切权力都掌握在手里。除此,中国还有一个关于君权的理论,叫做“君者,法之原也”。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的多。
-------材料三,四摘自《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法国启蒙运动兴起的条件。(4分)
(2)比较材料三,四,论证“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得多”这一观点。
(8分)
参考答案:
(1)条件:人文主义者批判封建神学(或强调人性);牛顿的物理学证实理性的重要性。
(2)论证:神学关注来世;儒学关注现实。西方有与君权平列的教权;中国是君神合一。
西方君主对封臣没有绝对的权力;中国君主具有一切权力。西方法律来自社会;中国法律出于君权。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人文主义者歌颂世俗,蔑视天堂,攻击禁欲主义,背弃来世观念,放眼现实世界。”人文主义者批判封建神学,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18世纪,牛顿的学说通过伏尔泰传播到了法国……牛顿的理性精神对法国的人文及其他众多学科产生了巨大冲击。”证实了理性的重要性。
(2)该问属于论述型的问题,论点“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得多”题干已经给出,要求考生从材料三、四中找到论据加以论证,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启蒙运动中,与“君权神授”相对立的关于国家起源的主张是
[? ]
A.社会契约
B.民主法制
C.天赋人权
D.三权分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主张统治者绝对不必向其臣民负责的启蒙思想家是
A.黄宗羲
B.霍布斯
C.李贽
D.卢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可从题目分析看君主的专制地位并没有改变。而黄宗羲、李贽、卢梭均反对君主专制,霍布斯并不反对君主专制,甚至承认专制政权有干涉臣民财产的权力。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