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7 15:49:51
1、判断题 《大清德宗景皇帝实录》“入手而能用,著耳而得声,坐一室而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謦,此亘古未有之便益,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止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对该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材料反映的是火车的优点
B.该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该发明在清末已经传入中国
D.该发明促进了各地的联系,作者持积极发展的态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材料可以了解到,光绪帝(德宗)所指的应是电话机,“入手而能用,著耳而得声”等。电话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在清朝末年传入我国。电话的使用极大地方面了交流。因此BCD项正确,结合各选项,A项火车错误,故选A。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力的广泛使用为主要的标志,人类进入到电气时代。主要的成就有汽车、电影、电报、电话等,这些成果随着列强的侵略也逐渐的传入中国,带动了中国的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近代以来世界市场的形成和不断扩大,推动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
材料一?“世界正在成为一个经济单位。南北美洲和东欧(与西伯利亚一起)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商品,而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并愈益全力于工业生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二?“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的价格,是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说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对近代中国经济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工业文明和世界市场带来的发展机遇,清末民初,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追赶世界潮流,实现中国近代化作了哪些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影响:引起商业革命;打破各大洲相对孤立状态,世界日益成为联系紧密的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2)原因;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条件:通过殖民扩张,列强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广大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汽船等交通工?具的变革使世界各地间联系更为便捷;商品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扩大发展的重要手段。?
(3)影响: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投资场所;中国传统经济结构(自然经济)解体;?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促进了中国近代企业的产生与发展。?
(4)努力:投资民族工业;领导戊戌变法运动;领导辛亥革命;开展新文化运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2分)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多种信息。
比较下面两幅地图(图1、2),提取两项不同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
信息1: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技术革新首先从棉纺织工业(轻工业)等新兴的工业部门开始;洋务运动时期,技术革新首先从重工业(军事工业)开始。说明:工业革命时期,新兴的工业部门受旧的行会束缚较少,容易进行技术革新;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师夷长技以求富”等口号,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设备,大力发展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中国的近代化起步。
信息2: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英国通过进口原料(如棉花),加工成工业成品(如纺织品),再出口海外,积累财富;洋务运动时期,军事工业的创办属于封建性的官办企业,不属于商品生产,政府财政负担重。说明:英国工业革命之前,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拥有了广阔的世界市场;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均可得分)
本题解析:本题属于信息说明类题型,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言之成理即可,注意题干要求:先比较两幅地图,提取英国工业革命和中国洋务运动不同的历史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仔细观察图片信息可以看出,英国工业革命首先从棉纺织工业(轻工业)等新兴的工业部门开始,而洋务运动时期,首先从重工业(军事工业)开始的,可以从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来进行说明即可;从图中还可以看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通过进口原料,加工成工业成品,再出口海外,积累财富,而洋务运动时期,军事工业的创办属于封建性的官办企业,不属于商品生产,政府财政负担重,从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来进行说明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地理大发现,将世界逐渐连成了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世界市场的突然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欧洲各国掀起想占有亚洲产品和美洲富源的竞争热,殖民制度--所有这一切对打破生产的封建束缚起了重大的作用。
——摘选自《共产党宣言》
材料2:
玉米这一美洲特产,地理大发现后很快传到中国西南部、非洲及东南欧。马铃薯、烟草、可可等美洲特产,也传到亚欧非诸洲。非洲所产的咖啡传到欧美,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摘选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1)材料1中“地理上的发现”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归纳地理大发现在哪些方面促进了欧洲市场的发展。(注:不得照抄原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2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从中你可以得知地理大发现?有哪些积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新航路的开辟。主要方面:商业革命;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品种种类增多;殖民制度;资本主义发展等。
(2)现象:促进世界物种交流。积极作用: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某西方史学家提出用“地中海时代——欧洲时代——大西洋时代”的历史发展次序来代替“上古——中古——近古”的历史发展次序。这一历史分期法旨在强调(?)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扩展历史进程
B.人类由分散发展走向整体中的中心地位
C.欧洲在世界近代历史发展中的中心地位
D.海外贸易在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决定意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世界本来包括有人居住的大洲——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但西方史学家提出“地中海时代——欧洲时代——大西洋时代”,基本上是以欧洲为中心代替整个人类历史,分析选项,A强调的资本主义,与题干“上古”没有关系。题干没有体现“分散发展、整体”等信息,排除B。题干主旨没有强调“海外贸易”等信息,排除D。答案为C。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主旨,考虑选项与主旨之间是否有关联。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