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十)

时间:2017-07-17 15:43:0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老子的代表作是(  )
A.《论语》
B.《道德经》
C.《春秋》
D.《大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论语》是孔子的学生根据其言行编纂而成的,排除A;《春秋》是孔子编订整理的古籍,排除C;《大学》是孟子的文化贡献,排除D ;因此B项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老子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社会和谐是民众的希望。下列观点包含我国古代“和谐”理念的有
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兼爱”“非攻”
③“仁政”“民贵君轻”
④“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的时间信息。本题设问时间限定是“古代和谐理念”。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是孔子的思想;②是墨子的思想;③是孟子的思想;④是《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因此④不符合题目的时间信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明末清初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观点的思想家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战国时期的庄子曾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避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这话(   )
①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生活状态   ②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
③体现出一切随顺自然的境界    ④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战国时期中国的小农经济刚确立,不可能出现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②错误,①③④符合时代背景。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春秋战国时期之所以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根本原因在于
[? ]
A.井田制瓦解
B.私学兴起
C.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D.分封制崩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