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7 15:27:58
1、判断题 关于陆王心学的评述,正确的是
[? ]
A、是对程朱理学的否定
B、是儒学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
C、把握“理”和求 “理”的方法与程朱理学是一样的,即格物致知
D、良知靠后天的学习才能得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属于陆王心学基本思想的是
①宇宙便是吾心②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
③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④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不同时期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的观点:
材料一 (程颐)“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朱熹)“存天理,灭人欲”。
材料二 (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材料三 (王守仁)“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材料四 (朱熹)“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胡)友有信”
材料五 (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理”指什么?他们认为“天理”与“人欲”是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和材料三中朱熹、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我们今天对宋明理学应采取什么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理”指封建伦理道德规范;是对立关系。
(2)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即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王守仁主张“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反思,恢复良知,天理就在心中。
(3)可取的一面: ①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谐;②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③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④宋明理学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不可取的一面:①尊卑等级的观念;②重男轻女的观念;③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④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⑤重礼轻法的观念等。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列说法不符合程朱理学的一句是
[? ]
A.“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B.“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C.“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
D.“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史学家张岱年称:“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文中的“良知”是指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